马普尔小姐探案,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相同点是古灵精怪的马普尔小姐身边总有人离奇死去,而且在有一个明显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马普尔小姐要通过种种细节判定出:M才是凶手!电视剧最后十分钟总是最精彩的,犹如——我常常挂在嘴边的少年包青天——电视剧前大半段的沉闷铺垫,只是为了这最后十几分钟的柳暗花明。

十年前曾立下宏愿,将侦探女王的小说一网打尽。学校图书馆恰好也有阿婆的全集,可是贪玩,而且没有做好时间管理,以致十年后只能通过电视剧种只动眼睛少动脑的方式体会女王布下的重重迷阵。

因为本季前三集看的时间年代久远,已经回忆不清具体细节。今天刚看完第四集,且将此集讲一讲。明天去舟山玩。能写多少算多少吧。

斯塔福特庄园疑案。受害者特里维廉上校二三十年代曾在埃及服役,因盗墓笔记获得人生第一桶金,凭借此原始积累步入政坛,受害前夕是下届首相的热门人选(接替丘吉尔)。竞选前,特里维廉前往斯塔福特庄园,不料在庄园附近的X冠旅店遇害。

阿婆扯了一堆线索,眼花缭乱的角色。在谋杀案发生前夜,这些主要角色还在X冠旅店开了个Party,玩一种叫做召唤亡灵的游戏。亡灵通过塔罗牌传递今夜上校将死的讯息!从后面剧情的发展看,这游戏还蛮准的(此处情节有漏洞)。因为凶手正踩着滑雪板赶往犯罪现场的路上。

一桩让人叹为观止——或者至少为了让人叹为关注的谋杀故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有干扰角色。在这方面,阿婆用料不可不谓猛。首当其冲的是上校领养的儿子,同时也是个浪荡角色。酗酒,不学无术。在上校遇害前,儿子收到别人捏造上校笔迹的信笺,通知其被剥夺继承权。儿子怒不可遏,一路从市区追到庄园找上校讨个说法。因此儿子有杀人动机;第二位嫌疑人则是上校在埃及曾经的战友兼目前生意伙伴,生意上不干净,两人在X冠旅店密谋对策,也可能谈不拢动刀子的情况;第三位嫌疑人是越狱犯,偏偏这几天在旅馆四周游窜。

其次,有干扰情节。故事只有一条主线(谋杀线),但必须存在千丝万缕的分支情节线干扰主线,扰乱视听,如此方可体现我马普尔小姐火眼金睛。比如,在这集中存在特里维廉上校与年轻女士A的地下恋情,筹划逃亡阿根廷度蜜月;年轻女士A守寡的母亲B与越狱犯C的地下恋情;丢眼镜女士D与庄园管家E的恋情;这三段恋情似乎都可能与上校之死有关,但从后面故事发展看,这些似乎让剧情有转折的旁枝线,不过是编剧带给观众的又一层的薄幕。

再者,不在场的证据。真正的凶手必须有明显的不在场证据,然后通过马普尔们细致入微的观察,抽丝剥茧,还原真正凶手巧妙隐藏证据的过程。而这往往便是一部侦探剧的核心所在——用现在流行词——这就是这部侦探剧的IP。回到该剧,青年记者——上校的亲儿子,是如何伪造其不在场证据?雪橇是也。可惜壁炉里面的靴子和旅店前台登记册的炭灰出卖了他。

最后,细节致胜。马普尔和波洛们的精髓在于,他们将所有的细节拼图组成完整的故事,而将凶手主动提供的假拼图舍弃到一边。在完成拼图,即还原完整故事后,侦探们再顺手解释下假拼图是咋回事。这部剧的关键细节有蝎子匕首、撕掉一半的照片、A女士姓名、特里维廉上校对A一见钟情的可能原因,等等。

其它许多细节不过是给读者或者观众的干扰项。

总体来说,这部剧情节线较弱。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而且部分跳跃有些牵强。马普尔在庄园决胜于千里之外,根本没有去过犯罪现场!

构思写作这样的故事,先准备好纸笔,把角色之间的关系,用类似思维导图这样的东西串接起来,充实各自细节,最好用倒序的手法写出来。这样一部侦探小说的框架基本差不多了。不过,侦探小说最重要的是IP,其次对情节节奏的把握和文字拿捏的技巧。这可都是需要奇思妙想呢!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二季Agatha Christie's Marple(2006)

又名:马普尔小姐 第二季 / Agatha Christie's Marple Season 2

主演:杰拉尔丁·麦克伊万 詹姆斯·达西 凯莉·布鲁克 凯瑞·穆里根 妲露拉·莱莉 詹姆斯·莫瑞 詹姆斯·维尔比 提摩西·道尔顿 索菲娅·迈尔斯 哈里·崔德威 格列塔·斯卡奇 艾米莉娅·福克斯 劳伦斯·福克斯 佐伊·特尔福德 艾丹·麦克阿德尔 查尔斯·丹斯 

导演:保罗·安文 / 彼得·梅达克 / 汤姆·森兰 / 爱德华·霍尔 / 编剧:斯蒂芬·丘切特 Stephen Churchett/凯文·埃尔约特 Kevin Elyot/斯图尔特·哈考特 Stewart Harcourt/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