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onello Grimaldi 和 Nanni Moretti 的关系十分有趣, 前者出演过后者执导的电影《鳄鱼白皮书》, 而这部《平静的躁动》, 两个人的角色进行了互换. 尽管导演是 Grimaldi, 但是作为主演+编剧的 Nanni Moretti 为此片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
平静的躁动承袭了 Nanni Moretti 一贯的主题: 个体, 家庭与男性气质的危机. 因为妻子在一次度假途中意外去世, Pietro 不得不同时承担起父亲和母亲的责任, 独自抚养女儿 Claudia. 在100分钟的电影里, 镜头向我们展示了他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危机: 从隐藏痛苦这样一个脆弱的平稳状态 (平静的躁动) 到情感爆发, 再到勇敢的面对过去, 直至走出悲伤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
电影全力塑造的, 就是 Pietro 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人物. 他的矛盾表现在他与其他人的对比, 表现于他自身的两面性. 在妻子去世后, 相比女儿 Claudia, Pietro 花了更多时间去摆脱伤痛. 尽管原则上说, 是爸爸照顾女儿, 他拥有比女儿更坚强, 更成熟的心智. Claudia 的恐惧, 或者说悲伤, 仅仅呈现在三个场景里, 一是 Pietro 刚从海边回来发现妻子去世; 二是葬礼结束后, 她在离开时回头看着教堂; 三是课堂上, 她没有积极的参与到讨论当中. 而 Pietro, 尽管他在竭力压制痛苦, 但是很明显, 他离开了生活的正常轨道. 他整天呆在女儿的学校门口, 等着 Claudia 在休息时从窗口探出头来和他打招呼, 等着 Claudia 放学. 而在这一过程当中, 他所做的唯一有意义的事情, 就是尽自己所能去逗一个智障的男孩开心.
尽管 Pietro 表现的如此脆弱, 这没有妨碍他成为很多人的倾诉对象: 同事, 兄弟的妻子. 他甚至把办公地点搬到了学校门口. 看上去, 他仍然显得有力量. 并且通过删除妻子的电子邮件, 表达了一种忘记过去的决心. 但正是在交谈中, 他发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 对亡妻所知甚少, 或者说关注不够, 而且, 他日复一日在学校门口徘徊的情景, 已经成了陌生人谈论的话题, 种种压力的积累变成他悲痛爆发的导火线, 在平静的外表下, 一场躁动也在酝酿.
最终促使 Pietro 完全走出阴影的, 是他勇敢的回到了妻子去世时住的寓所, 到这个时候, 他已经完全胜任了照顾女儿的工作. 甚至在性这方面, 他也找到了替代--妻子发生意外时, 他从海里救回的女人. 如果事件是可以逆转的, Pietro 是会选择救这个女人还是自己的妻子呢? 所以, 在那件房子里, 一场充满激情的性爱就有了更多的意义. 这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焦点, Pietro 以一个崩溃者的形象在学校门口等待, 但对于异性, 他仍然有足够的吸引力, 无论是被他救起的高贵的女士, 还是年轻的美女. 可以说, Nanni Moretti 通过一系列电影所讨论的男性危机问题, 到此可以告一段落了, Moretti 作品中的男性, 经过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 终于以一个有力的形象出现在他最新的电影作品里, 无论是事业上的地位, 还是成功度过了丧偶痛苦, 抑或是做爱时所表现出来的力量, Nanni Moretti 为这样一个讨论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所以在影片末尾, 大老板亲自到学校门口看望了 Pietro; 每天相见只是简单打个招呼的漂亮女士毫不犹豫的拥抱了 Pietro; 当 Claudia 想对爸爸说不用再站在学校门口的时候, Pietro 毫无失落的答应了女儿, 并且开车离开, 镜头停留在当下, Pietro 却驶向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