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片子,又是百年难遇的了。虽是尚不能挤进某文心目中德国黑白的“七大神作”,排在前十还是可以无争议。从导演讲,Georg Wilhelm Pabst的三大早期经典,这是其一(其余两部是《Die Liebe der Jeanne Ney》与《Abwege》)。按照上次评论中作时代片的区分来讲,本片乍一看去是远逊Die Liebe der Jeanne Ney,只是能够不比Abwege更小家子气而已。况且这另两部经典,前者有Uno Henning大仙压阵,后者是鬼神般演技的Brigitte Helm妖精唱的主角儿,怎么样也比面部表情呆滞的Rudolf Forster要强得多(这是戏语:1934,Das Geheimnis des Carlo Cavelli,Rudolf的辉煌尚未到来)但观影完毕仔细一想,Jeanne Ney虽有时代大剧的铺陈,终究是个围绕着Liebe主题的影片,故事是好莱坞式的,叙述是大情节式的,没有任何实验性质或者复杂结构藏在其中;Abwege纯粹就是在演绎一出德国式离婚,剧情彻底被束缚在男人、女人和第三者之间,刻画人物虽极深刻,但到底脱不去伦理情感片的约束,叙事上则是经典结构。反观这部Die 3 Groschen-Oper,虽然看去是时刻不离“刀子米基”和“丐女珀丽”的主调,但片子其实完全没有说得过去的感情戏——进一步说,甚至人物也只是主题的从属来使用:本片作为杰作的关键,乃是对经典电影叙事法则的反叛。人物可以随时“跳出”剧情,或者甚至剧情本身也可以“跳出”电影:这种“跳出”有时是通过对路边“三分钱歌剧”唱段进行演绎来实现,有时是直接转换表现手法——从电影画面的叙述直接去到街头清唱配合西洋画转换的形式(类似于西洋镜故事手法,片中临近结尾,宣布高潮即将到来的那一个镜头最是经典)。这样的表现方式有些向歌剧院式表演靠拢的意思(歌剧的模式可以解析为话剧配合与主题契合的唱段),但是绝对无法等同:因为片子的场景变化是绝对走标准电影模式的,并且镜头切换手段也堪称经典,除了时机配合极度精湛外,所选择的视角也是极端新颖巧妙,说是一部“视角选取教科书”亦不为过;另一方面,歌剧的唱段是选的原街头歌剧的段落,和片中剧情发展并不统一(但也不与之远离)。如此竟多少能够品出少许新浪潮实验电影的味道,从黑白画面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诡异的协调感。片子的开头是值得去看第二遍的:米基和珀丽的相遇,恰恰是正作为三分钱歌剧的观众,而上演的剧目,又正好是“刀子米基”的故事;而之后的那次第二类的“跳出”,又确定这部“三分钱歌剧”确实是此刻正通过画面演绎的那一部。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悖论式的嵌套结构——所演出的剧目本身即在剧目当中,剧目的定位是一种具有电影表现形式和剥离开来的歌剧唱段的交缠和循环:手法归入“反结构”,应是无甚争议。特别是,剧尾结合了三分钱歌剧本身的结束唱段,让那些本是在黑暗中的人物重归了黑暗——这种“反主角”的表现手法,也对经典叙事的类型进行了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