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确实是个很主观性的东西
比如说很多人都觉得前期含腾正部分欢乐好看,后期狗血难看。
但我刚好相反,不理解韩寒作为一个作者,对梗文字的把握度怎么这么差,谐音梗便宜货梗好老套了。
前期剧情相比下拖沓,突出男主主角光环的侧面描写可以删,摩托车赛没有那么专业可以少点全景镜头。
但是,作为青春疼痛作家,
导演其实很会拍大城市,我看那灯光盛宴目不暇接,高潮在飞跃珠江那段,几近流泪。在城市怎么生活都像被磨平了棱角。
从万人演唱会到烟火怒放,数百镜头聚焦没有人能看清头盔下的荒唐,那一刻命运与你我无关,以一人与灯光通明夜之城对比,敬渺小与宏大,敬囚笼孤独下的自由。
当我凌晨一点从包场般的影院出走空荡无人的大街,孤独与自由重重叠叠,无比共情。
我是一个在天桥上走过扭头注视车流的人,一个夜晚回家停下凝望高楼的人,所以其实挺享受电影里体现的那种孤独的。还有尹正醉酒纵情跳海,我不止一次站在栏杆前凝视脚下,深渊在诱惑我跳下去。青春是一个人悄无声息地在自杀。
关于演员
从一而终我都觉得是单主角电影,男主的主镜头,女主只是配角。刘浩存的角色,更像一种置身主线外的旁白,一种剧情进程的反映,一种社会理想的反映。(每个情节发生后,都会切一个镜头给她,是不是她的情绪正是情节想表达的情绪?因为电影实在太含蓄了,每个情节并没有激烈的反映主题。
我全程在看刘浩存的感情反映,没看透,所以导致到结尾都觉得他俩不是爱情,结果回家一搜:爱情片...大为震撼。
但是刘浩存的气质太特别了,格格不入的空白,看到有人说她当什么工作都不合适,真的。但我觉得正是这种别致,她无法回应刘昊然的感情,也无法体现平凡人那种相互支持信念的感觉。
刘浩存不适合演小白花啊,她给人感觉本应不知道但心里清得像明镜似的那种早熟的女生,故事感很强。
她这个角色从一开始无知到少女理想无畏到坚定坚韧死了,也挺像电影想表达的反抗内核的。
有一点疑惑的是,刘浩存看似做事实际和考虑周全,现实演出来气质却是浪漫理想化 ,刘昊然看似做事漫游无逻辑,演出来气质却是现实平凡化,这种反差很矛盾,不知是选角的问题还是导演想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