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07-25

天堂的颜色:困境与温柔

其实之前已经接触过《天堂的颜色》这部电影。再次认真观看完电影,我依旧觉得有种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不只存在于电影,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且这种无力感的源头可能来自于社会中的每个人。
首先,穆罕默德没有错,他只是上帝在造物过程中犯的一个美丽的错误。他纯真善良,没有因为看不见而丧失孩童的纯良本性,他会帮小鸟找到家,为奶奶、姐姐和妹妹送去自己亲手做的礼物,他与花与草与泥土对话,因为他相信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他想用双手摸出那些生命的色彩。穆罕默德身上的无力感来自于他渴望看见色彩、他希望盲人不再受偏见,然而直到生命尽头他都无法实现这个愿望。最后一刻他在河水里挣扎,似乎就是在与这无力的生命做最后的斗争。
影片中的父亲也带着深深的无力感。看影片的前半段,也许我们会觉得他是一位自私的糟透了的父亲,他把穆罕默德看作阻碍他过好生活的累赘,他无时无刻在想着怎样让穆罕默德远离、远离、再远离。但是到后来,看着他对着母亲痛苦地诉说自己的无奈和艰辛,看着他听到退婚消息后瘫坐在地上痛哭,看着他最后奋不顾身地跳进湍急的河水去救穆罕默德,我竟也慢慢原谅了他,并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无力感:生活的困苦无望以及父子间难以言说不可分割的复杂情感。
电影中奶奶的形象倒是让我觉得五味杂陈,奶奶显然是爱着穆罕默德的,她反对把穆罕默德带去做学徒,她知道穆罕默德父亲自私的一面,但是,在她去世的前一晚面对穆罕默德父亲的询问,她说:我更担心的是你。这句话让我深感意外,我满以为她会埋怨以及责备他,然而,没有。其实,她明白儿子的无奈以及肩上所承受的重担,他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毕竟是亲生骨肉,可能无法做到黑白分明、高谈是非对错,母爱与无力感相互纠缠。奶奶到最后微笑着安详地死去,我至今仍不懂这微笑是什么意思,奶奶达成了她的心愿了吗?抑或她觉得他们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又或者她觉得将要去的天堂能洗刷尘世的苦难和悲伤?我不得而知。
虽然,电影中不乏异国风情以及美丽的景色,但影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无力摆脱的困境——特殊儿童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们家庭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是社会的每一个人,不只是电影,现实生活也如此。
首先,社会对盲人的了解不足以及偏见,造成了对盲人的歧视,所以才会使穆罕默德觉得没有“被疼爱”的感觉;其次,穆罕默德父亲的困境让人不禁反思盲童的出路在哪,盲童在这个世界的立足点在哪。若盲童接受了很好的知识性教育甚至职业教育,他可以自己独当一面,那么他的父亲还会这么苦恼、接下来一系列的悲剧还会上演吗?
相信世界上很多人都在说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确实很重要,它意味着消除偏见及在情 感上关爱他们。但除此之外,我们能否再多点理性?理性的帮助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盲童在他出生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社会问题需要面对,我们需要用理性去构想他们未来的可能性,去为他们的出路铺建更好的基石。比如,建设更好的特殊学校,发展更好的特殊教育,以及把知识性的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不仅给予他们思想,更要给予他们生存所需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立足于这个社会。
困境之所以为困境,那是因为没有人找或者还没有人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打破这种不合理的守恒。一个孩子的命运与整个家庭的命运相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命运又与国家的命运相连。孩子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也不能选择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样子,他无法在出生以前确定自己是残缺还是完整,但倘若,他不幸地被造物主以美丽的错误带到了人间,那么在人间,在他将要或者想要享受尘世的美好时,就请这世界的每个人温柔以待。

天堂的颜色رنگ خدا(1999)

又名:小孩子走天涯 / The Color of Paradise / The Color of God / Rang-e khoda

上映日期:1999-02-08(曙光旬电影节)片长:90分钟

主演:侯赛因·马哈古 Mohsen Ramezani Salameh Feyzi 

导演:马基德·马基迪 / 编剧:马基德·马基迪 Majid Majidi

天堂的颜色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