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片长共九小时,是N年前我在《经济观察报》上读到过一篇相关报道后就想看的一部获奖纪录片,共分“工厂”、“艳粉街”和“铁路”三部分。看完后的总体感觉是并没有长久期待以来的那么精彩。我坚持认为即便是看待一部纪录片,仍要用电影的视角,从这一角度来说它的节奏太过缓慢拖沓,虽然我秉持着“不快进”的原则生生地用了九小时把它看完,还是没有阻止自己在看片儿的时候去做其他事。色彩几乎没有任何处理,剪接做的很粗糙,镜头运用也少有可圈点之处,它时长九小时的必要性我更是存疑的。它的成功之处唯有两点:1、他几乎拍摄到了他想拍摄人群的自然状态,就好像摄像机完全不存在一样,这十分难得;2、把视角对准了铁西。

作为从小居住在一个距沈阳车程不足一小时城市中的人,我对铁西并不陌生。铁西区并没有什么旅游景点或是商业中心,与皇姑区一样可能我只是频频耳闻而难得一见。但我也知道,如果说沈阳被称作“共和国的长子”,铁西便是共和国的长孙,是一个时代凝聚而成的热情之花,凋零后就是时代的疤痕。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铁西充斥着煤烟味儿、铁水味儿、火车味儿和人身上酸臭的汗味儿——重工业的符号它都拥有,就像镜头里我们很少能看见蓝天。

也许这也是沈阳最像我家乡的一个区。我对这部片子的偶尔不耐烦在于这些场景我都太熟悉了。他们的言辞、语气、神情,甚至性格、经历、不幸,就是我从小到大看多也听多了的。那一句话讲完最后一个字后口型过长时间的凝固不正是我从小尽量避免的自我中心的体现么?那些从小男孩儿开始一直老到老年还可以随口飘出的脏话不正是我当年立志考到重点高中去的原因之一么?而那些伴随讲话就自然而然吐出的口水不也是每年寒假我在街边最为厌恶的场景之一么?我所看清并想逃避的它的丑陋,原原本本地被记录在案,让我记起我到底是在怎样的一个城市中长成上大学前的模样,不是市容市貌,不是标志性建筑,甚至也不是那条纵切了整个城市、制造了“河南”“河北”概念的浑河水,而是每一条毛细血管每一个汗腺,因清晰而让人恐惧。

我初中的班级就像是这部电影的孩子,因为学区大都为两个重工业国企的家属楼,我的同学大部分的都是国企工人的孩子。初中所在的90年代末期刚好也是国企改革的起步阶段,那时父母同时有正式工作的同学在班级里已是凤毛麟角,有很多还是父母双方都下岗。我对周围人的经济状况从那时一直模糊到了现在,但我清晰记得他们的样子,看不见任何的优越感,却都似乎天不怕地不怕,好像很少想到未来,于是看不见什么压力也可以把每一天过得愉快,很多人很聪明却不会把智慧用到该用的地方,一如他们的父母。说到这里我是那样哀伤,我清楚记得最后的中考单凭分数考上重点高中的全班只有我和我那时最好的朋友两个人,班级每次考试不用看榜就知道的一二名,而我班的长期第三名,在面对自费上高中或一所市内的中专后,居然选择了后者。那时的名次现在看来都不做数了,我只知道初中毕业后好好读书的大家现在大都还不错,而那些在父母和自己的懵懂之中就结束学生生活毅然步入社会的,很多开始渐渐像他们的父母,举止神态话语直至生活本身。

因有这样方式的发展,而有这样的城市,进而这样的人,然后是他们的孩子。你可以看大,也可以看小。没有什么悲剧,那是让人不齿的优越感,我只是在我跳出那个圈子以后再回头,可以更清醒地去看它。一个又一个的铁西存在在那里,等待着再次被改变;就像一些后来成为社会精英的下岗工人一样,也许铁西也会经历华美的蜕变。历史不会对谁负责,转变的力量早已蕴育在自身,需要时间,也需要时机。若讲起历史的推进力,我必然会头晕,就此打住吧。

注:从自己博客上转的,所以有些不太像影评,懒得改了也。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2003)

又名:艳粉街

上映日期:2003-09-08片长:176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王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