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DV作品的主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作品本身并没有什么主题,评论的人多了也就有了主题。如果一定要说《小达借钱》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可以归结为“城市化”和“归园田”两部分,具体来说,表达的也许是一种对城市所代表的商品经济社会,和商品经济社会繁殖出来的欺骗、盗窃、逐利、冷漠、自私的讽刺与思考,以及对于回归田园、回归纯真人性的向往号召与些许无奈。
农村-城市,在片中是作为对立的二元出现的。农村所代表的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小农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这样相对闭塞的经济、地理环境造就了一种相对城市更为纯朴善良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气质。城市,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群体的扩大、村落的发展了,而是一个经过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念洗礼而诞生的产物,利益驱动是这个社会的基本运行机制,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成为了每个理性人、经济人的永恒追求,而冷漠、自私则成为了它的衍生物。
来自农村的主人公小达在片中是质朴人性的代表符号,他在借钱过程中碰到的任何事让他觉得与城市那么格格不入,实际上这也是农村与城市所代表的不同价值观念相冲突的体现,是农村在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小达无权无势,不能为他的同乡提供任何经济利益流入,而他的同乡也以实际行动告诉了他“世上没有不要钱的午餐”“各取所需、天经地义”这个冷酷的规则,不论是大学生、按摩小姐、还是小餐馆老板,没有一个不是利字当头,谈借钱色变的。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告诉小达“社会很艰难”,按摩小姐告诉小达他“迟早要被社会淘汰”,小老板则告诉他“交易”必须先有本的投入才有利的收获,即使提前获得了利,那也是为了收回更多而提前做出的折让。
冷酷的经济基础培育出了冷漠的社会和人性。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在片中以“定格小组”为载体出现了。主持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小达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像使用物品一样,用完就丢,对她没有了利用价值的小达就被硬生生地当做垃圾丢在了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小达心中的恐惧没有任何人在乎。假如这个城市是善良而温暖的,这种情况怎么会出现?
在城市中备尝冷暖的的小达最终发出了“长沙没有隆回美”的感慨,实际上也就是导演要告诉我们,城市没有农村美,商品经济社会中人的心灵没有小农经济中的美,反复出现的《隆回恋歌》实际上是导演对于回归纯真人性的号召。
然而,这种号召难道就是影片的本意?值得注意的是,小达在片中借钱的对象都是他的隆回老乡,他们不是纯粹的城市人,而是削尖脑袋想要挤进城市的农村人,他们也并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但是,至少他们比小达离城市近一步。在适者生存的竞争中,他们无疑比小达更好地适应了商品经济社会,相比小达他们可以算作胜利者,尽管他们为了入城市主流社会,义无反顾地放弃了珍贵的质朴。强者并没有发出“长沙没有隆回好”的感慨,只有小勇这种“城市化”的失败者才会和小达发出同样的感慨,还是老家好。归园田也许是导演站在失败者角度作出的一个相当无奈的选择。
并且,城市-农村真的就是对立的二元吗?城市、商品经济就一定是冷漠无情自私自利的,农村就一定是绝对的淳朴善良吗?正如善和恶并非对立的二元一样,我认为,农村-城市也并不是对立的二元,恶是“稀释”了的善,城市、商品经济所表现出的冷漠自私逐利也仅仅是“稀释”了的纯朴,他们本来就在人性中存在。

城市化的最终结果也应该是田园。仅以现代化、城市化开始最早,完成得最彻底的英国为例,90%的英国人口是城市人口,但是除了特大型城市,绝大多数的城市仍然表现出很多“田园”的特征。中国的“城市”实质上仍然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完成城市化,所以才会有“城市”“农村”相分割,相对立的意识。城市社会的底色依旧是农村,城市人的心理也许还并未脱离小农的本质。公车上嫌恶地戴上耳机与小达划清界限的城市人,说普通话的按摩女,适应商品经济交易法则的小老板,无不传递出“界限”的意识,然而这种“封闭”不正是小农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吗?倘若商品经济,这种流动至上的经济形态,在中国社会完全站稳了脚,又怎么还会有“封闭”的栖身之地呢?故而片中的按摩女、小老板和所谓的真正的城市人一道,代表的是还没有完成城市化、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社会吧。

小达借钱(2010)

又名:The song of Longhui

上映日期:2010-10-05

主演:李博贤 

导演:蔺晨阳 / 编剧:蔺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