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0-08

新桥恋人:疯狂的尽头是荒芜

苦思冥想了近两周,我终于看了这部法国历史上投资最高的文艺作品,名声在外的后新浪潮代表作《新桥恋人》。说我对这部电影有所踌躇是有原因的,一直看不惯多数法国电影特有的琐碎文艺的私人风格,仿佛一些破碎苍白的呓语,看似深刻实际上了无意义。但《新桥恋人》令我有些意外,也有点纠结,总觉得无法单纯地判定它的好与坏,若是这样就辜负导演为这部电影所倾注的精力了。


首先,很多自称小资的观众都说被这段惊世骇俗的感情深深打动了。我倒觉得其实故事本身并无新意,剧情也很平庸:一个富有艺术细胞的富家女失恋,患上了罕见的眼疾,她对生活感到绝望便外出流浪,在塞纳河一座岌岌可危的旧桥上邂逅了同样无所依的流浪汉,从此开始了惊天雷勾地火的互相折磨。这套路都快赶上琼瑶阿姨了。但使我震惊的倒不是情感,而是导演对于边缘人生活真切得令人窒息的刻画,他抛弃了以往影视作品中对巴黎这座浪漫之都的诗意赞颂,转而以压抑的冷色调摄影风格记录了大量令人恶心的场面:收容所里流浪汉的残肢,畸形病态的身躯,旖旎在烟尘中苍白麻木的脸。使我回忆起了左拉和莫泊桑作品的描述,这腐朽的,糜烂而又迷人的城市啊。在污秽之中赞颂爱情,在世界影坛上也算独树一帜。


我欣赏导演卡拉克斯的大胆与特立独行,但他毕竟不是大师水准。本来这样富有冲击力的开篇已经是一个完美的铺垫,之后只要稍加注意就能呈现出不一般的情感力度,但卡拉克斯在构造了一个如此完美的开头后似乎有些精疲力竭,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刻画都开始草率。他们相遇,寥寥数语,男主角开始跟踪女主角,女主角找到了旧情人,谈判不成便一枪结果了对方,随后便投入男主角的怀抱,展开了一场荒唐闹剧。导演通过大量两人独处的场面想表现这种炙热得足以吞噬彼此的情感,但总觉得还是力不从心。男女主角所表现出来的疯狂只是形式上的,依旧不足以动人。


幸好,全剧的高潮出现了,也是整部电影的转折点。男主角发现街头贴满了关于女主角的寻人启事,有大夫可以治好她的眼睛使其免于失明,只要她肯回家。而男主角随即一把火将这些告示全烧了,任由女孩的脸庞在烈火中逐渐扭曲。这时候他的心中存在的已经不再是爱了,爱被异化,变成了一种与吃喝拉撒无异的,人的最原始的本能。


他不惜毁掉她的眼睛,掐碎原本触手可及的未来,只为与其终身相伴。看到这里我已不再对他们抱有温情了,爱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宽恕,这就是人异于其他生物的原因。而男主角的爱就像野兽舔舐食物,贪婪,不顾一切只为占有。当人性中最美好的温情不复存在,那么执着也只能演变为疯狂,没有包容的爱,必将会走向荒芜。


如我所料,男主角苦心经营的一切并未留住女主角决然离去的脚步,而他也因纵火杀人被捕入狱。两年后两人于新桥再度相见,女主角已产生了要与这样混乱的关系划清界限的念头,恼怒的男主角与其争执,因激烈的碰撞两人不慎掉入河里。我想这时女主角才发现,她已无法逃离这种可怕的情感重量,除非彻底将其粉碎,可她没有这个能力。最终她选择了妥协,被救起后与男主角一起乘船离去,巴黎和往事被他们抛在身后。


虽然很多观众称被他们深深感动,但我始终无法对此产生认同。一是卡拉克斯隔靴搔痒的艺术形式,对情感冲动又肤浅的刻画,既无法使观众产生真切的共鸣,又缺乏触及灵魂的魔力,只是尴尬地悬在半空中,供艺术青年们意淫和遐想。二是我不欣赏他们的极端,亦不喜欢这种刻意的,大起大落的戏剧化人生。米兰昆德拉曾说: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男女主角正是这种轻飘飘的,没有重负的灵魂,他们对生命没有责任感,却又总是在寻找能够使自己更为真实的方式,于是一段剧烈的情感便成为了最好的寄托,他们之间的爱不是自然的力量,而是欲望与矛盾碰撞的产物。相比之下,我永远喜欢淡泊真实的人生,水到渠成的爱与关怀。或许我一辈子都成不了所谓的艺术家,但起码能与这种危险与不安保持距离。若真的有人经历《新桥恋人》中的爱情,那不是早早夭折便是滋生害人的巫蛊了。

新桥恋人Les amants du Pont-Neuf(1991)

又名:The Lovers on the Bridge

上映日期:1991-10-16(法国)片长:125分钟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 德尼·拉旺 

导演:莱奥·卡拉克斯 / 编剧:莱奥·卡拉克斯 Leos Carax

新桥恋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