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拍一部摇滚通史性质的纪录片是件难度极大的事儿,它不像拍世界通史,谈到1939年,你如果大谈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那没啥问题,是共识性极强的事儿。但是如果你说某个年代,谁谁谁乃摇滚牛人,马上同时代的另外摇滚明星的拥趸就要不满了,凭什么?为什么?摇滚作为张扬个性的音乐形式,加之其外延的不断扩大,一直呈现百花齐放的色彩,所以,你很难让它“通史”起来。BBC纪录片《摇滚七纪》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看过本片的人也难免质问连连,为毛没有大门?为毛没有Radiohead?为毛无视中东欧的哥特摇滚形式?为毛没有后摇?但是,即使如此,这部7集,总长超过7个小时的纪录片还是给了我们一个摇滚发展的侧影,不够全面,但是依然精彩。

准确的说,本片讲述的应该是英美摇滚史,导演视角基本就集中于英国和美国,这个也不能说其视角过于狭窄,因为仅仅盯着这两国,就已经仍然有大量遗漏,再放眼世界,拍个百集纪录片也搞不定。何况,特别在摇滚发展早期,英美两国确实作用突出,以其为视角也是可以理解的。纪录片将摇滚史分为七个时代,时代划分不完全是线性的,其中有并行和重叠,同时也不是单纯按照时间划分的,也会带上些对摇滚流派的维度。对我来说,看这样的纪录片很大程度就是个“检索”的过程,特别对于早期摇滚,我的了解程度还是有限的,看到一些有所耳闻但是又有些陌生的人的事迹,再去网上查查资料,下下他们的经典专辑,也是一件收获很大的事儿。比如第一纪就讲了“吉它之神”Jimi Hendrix,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让我更详细的了解了他,同时也更多的听了他的曲目,看了他的经典视频。

当然,最激动的还是看到自己钟爱的乐队出现,在第二纪一开始就是伴随着“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的歌声,看到了Pink Floyd的亮相,随着那些影像,那解说,那经典唱片的封套,重温了这只伟大乐队的几段经典时刻,在迷幻之音中感受他们对一个动荡时代亲历者的心灵解读。又听到了Queen乐队唱起那两首常常听到的《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脑中又想起了看足球赛时,时常伴随这些歌曲的激情。还看到了Nirvana,看到了Kurt Cobain那张笑脸,那场不插电演唱会,看他留着长发,以一种随意放松的姿态弹着吉它,哼着歌谣;还有随着骚男Brett Anderson的又唱又跳,Suede以别致的姿态气势如虹,以年轻的奔放撩的我心潮澎湃。当然,还有那些悲伤的时刻,Jimi Hendrix能在舞台上成为王者,掌控一切,却无法掌控生活,掌控自己的音乐选择,只能被音乐工业所掌控,以27岁的年轻生命留给歌迷无尽的遗憾。Kurt Cobain之死几乎成了1994年摇滚界的最大话题,留下无尽哀伤,以至于听他之前的歌时,我总会连带他最后的人生结局,感到一种哀伤的味道。Gus Van Sant曾经在电影《最后的日子》中对Kurt Cobain的最后状态做出了自己的解读,虽然这是比写摇滚通史还吃力不讨好的行为,但是也多少激起了一些人共鸣和对他的想念。

摇滚实在是个内涵丰富的主题,很难描绘它的全景,但是《摇滚七纪》还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很多时候,一个侧影,一个角度就足以表现一个宏大主题的全貌,英美几只在摇滚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乐队的经历,已经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摇滚的强大精神号召力,和它持久的革命性力量。片中,看着很多当年的激情小伙儿已成老人,却依然深情的回忆往事时,再想想如滚石几位老将依然活跃于舞台,再想起Pink Floyd在伦敦“脉动”演唱会上,身材发福的David Gilmour依然能让全场万人激动,高声齐唱时,你不能不被摇滚乐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回顾历史,七纪摇滚史令人激动,再想想未来,注定永恒到地球报销的摇滚音乐更令人向往。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117057df0a9538184854036c.html

摇滚七纪7 Ages of Rock(2007)

主演:吉米·亨德里克斯 Pink Floyd The Sex Pistols Iron Maiden Queen Nirvana Blur Oasis The Libertines 

导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