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02-26

持摄影机的人:Think In Pictures

第一次看这个片子是上个星期的history of documentary film课. 教授提前发邮件给我们打预防针, 说这个片子是个苏联导演的实验性电影, 没有确切的故事情节, 基本上都是不同画面的并置. 同时, 作者非常坚信马克思主义, 整个片子除了对filmmaking本身的反思, 更有政治理论的宣传. 完全没有文字, 没有对话, 没有旁白, 是一个纯粹用图像写出的论文. 不用担心看不懂, 教授说.

抱着这么一个印象, 我看了这个片子. 一个多小时下来, 我的反应就是一个: what the fuck is he trying to say?

然而看第二遍之后, 很多主题和细节渐渐明朗起来,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非常嘈杂的音乐也变的非常make sense. 然后今天在课上和大家一起讨论, 再一次看完这个片子之后, 脑子中只有两个字: 牛逼. 越看越牛逼.

有很多方面可以说, 不仅仅是D.A.Kaufman(导演的真名)所著名的kino-eye理论. 以下这些我们在课上讨论的东西当然会有过度解读的嫌疑, 然而我觉得这正是这样一部provoking的实验性质的电影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城市风光(形象), 以及政治宣传与批判

这部电影的名字, 持摄影机的人, 反应它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 对filmmaking本身的思考. 然而这个主题是通过本片另一个主题而呈现出的, 那就是苏联城市风光纪实. 也因为这个原因, 这个片子被我们分类为纪录片. 我们直观看到的, 是苏联城市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各个方面则进一步反应了导演的政治观念.

最为突出的两个关键词是工人和工业化. 苏联的城市是工业化的城市, 毫无疑问, 发展工业也是国家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电影以呼啸而过的火车唤醒城市, 然后我们看到城市街道上川流不息的公交电车. 硕大的烟囱冒着烟, 工人们拉着的煤车上装满了煤块, 缝纫机的轮子不停得转着, 各种齿轮都有条不紊的转动着...这样一种工业化的形象是导演想展示的.

[img=1:C]各种齿轮的特写[/img]
驱动着这些机器的, 则是伟大的工人们. 工人们的脸上有幸福的微笑, 他们努力工作, 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效率. 不仅男人如此, 女人更是如此. 她们是打字员, 接线员, 纺织工, 售货员; 同时, 她们叠纸盒, 组装香烟...这一系列的镜头慢慢加速, 让人眼花缭乱. 在我们看来这几乎和机器无异, 是对人的剥削, 然而导演并置这些画面的方式让劳动场景变得像交响乐一样; 她们是如此的娴熟, 以至于手下的动作变的如此有美感. 更有趣的事是, 在那一组画面中, 剪辑本影片的导演的妻子也在其中. 电影拍摄和剪辑, 在导演看来是属于伟大的工人集体的; 人与机器的完美配合. This is the ultimate beauty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mg=2:C]做纸盒的女工脸上的笑容[/img]
同时, 作者也在向外界证明着一个新的苏联社会的产生. 电影中许多清扫, 清洁的镜头, 似乎都象征着与过去帝国主义俄国的决裂. 在影片中, 有一段是表现了结婚, 离婚, 死亡, 与新生儿出生. 这是每个人的life cycle. 同样, 旧的俄国在死亡, 新的苏联在诞生着. 有意思的是, 导演把正在生孩子的母亲与葬礼放在一起, 而在孩子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刻之前, 画面给予了一种这个母亲在痛苦的死亡的假象. 看似是痛苦的死亡, 但其实是新生命的诞生. 这何尝不是在说苏联? 1929年, 经历了十月革命, 社会状况还不稳定的苏联, 似乎在经历着指向灭亡的混乱, 但导演告诉我们, 这是假象. 事实上, 这个社会重生了.

这一段还体现了另一个主题. 把例如葬礼和生孩子等如此私人的事情用如此直接的摄影手法展现出来, 不禁让我们思考镜头对个人生活的入侵. 这一点放在苏联这个语境更加合适, 因为"老大哥在时刻看着你". 监控镜头也是一种镜头, 而电影镜头也可以变为监控镜头. 教授说在另一部电影中导演就给了片中所有孩子一个照相机, 让他们去监视并记录下自己所见到的违规行为, 并举报给国家. 监视, 也因此成为这部电影所输出的苏联社会价值观之一.

然而, 导演不仅仅在赞扬, 也在批判. 电影中从始至终都在展现的一个主题就是阶级矛盾. 贫穷的人们睡在街上, 有钱人睡在柔软的床上. 工人们辛勤劳动, 有钱人家的大小姐们却坐着马车逛街. 当女工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有价值的美的时候, 有钱的女人在做美容. 导演对后者的不屑是很明显的. 在我看来, 这多少反映了导演对社会的批判. 真正的马克思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 没有阶级, 而导演所处的苏联社会还有如此大的贫富差距, 说明革命尚未成功, 这个还在做调整的社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他一些非常典型的苏联观念包括对运动的热爱/倡导, 因为这是一项productive的休闲活动. 以及对法西斯的批判.

[img=4:C]各种运动的慢镜头[/img]

[img=3:C]列宁工人俱乐部中, 打枪靶子上的图像[/img]



---电影眼

导演认为电影眼, kino-eye, 电影镜头, 是比人眼更厉害的. 事实上, 可以说他把摄影机当作神一样. 电影开始第一个镜头, 我们看到了一个硕大的摄影机, 以及持摄影机的人. 电影刚开始不久, 电影院中人们落座, 放映工把放映机调整好后, 我们看到两条钟表指针一样的东西慢慢相碰后发出耀眼的光芒, 就好像米开朗基罗那幅创世纪画中上帝与亚当的手指相碰一样. 在那一刻, 生命产生了. 而这里相机就扮演着这个上帝的角色.

[img=5:C]摄影机创世纪[/img]
相机为什么厉害呢? 因为相机从毫无逻辑的混乱的日常城市生活中找到了逻辑. 有一幕, 镜头眼花缭乱的晃动着, 而和那混乱的城市景色同时出现的是一只人眼. 两种镜头交替出现, 直到他们同时出现在一个多重曝光的画面中. 人眼毫无过滤的接收着这个复杂的世界所给予的一切影响, 然而电影镜头从中找到了逻辑, 做到了人眼所不能做到的一切.



---The destruction of movie illusions

最后,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主题是这一点. 影视上一个最经典的film illusion就是似乎会冲出屏幕的飞驰的火车. 这源于电影刚刚产生的时候, 有人录了一段火车风驰而来的画面. 这个画面是如此动态如此真实, 以至于在电影院的观众们以为火车会冲出屏幕, 于是纷纷逃离. 这个像笑话一样的故事是火车飞驰变成了最为经典的film illusion. 有意思的是, 在这个电影的开头, 我们也看到了这一幕. 摄影师跪在铁轨上, 拿着摄影机拍摄飞驰来的火车. 下一秒, 我们看到几帧摄影师的侧面/脚部特写以及火车飞驰的蒙太奇. 在下一秒, 我们的视角来到飞驰的火车下方. 火车似乎从摄影师的头上碾压过去了, 我们这样以为着. 然而下一秒, 我们看到导演把埋在铁轨之间的摄影机取了出来, 而他自己毫发无损. 在下一秒, 熟睡的人醒了, 接着整个城市苏醒了.

[img=7:C]摄影师与飞驰而来的火车[/img]

[img=6:C]摄影师把摄影机挖出来[/img]
多么巧妙的一个呈现illusion又打破illusion的过程. 导演认为, 西方资本主义的商业电影使人们沉睡, 使人们浸淫于电影所营造的幻影中不能自拔, 而他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幻影, 把人们从幻影中唤醒, 时刻提醒人们自己做为观众与电影的距离. 因此, 影片中有许许多多乍一看不合理的东西, 这些都是故意放进去扰乱illusion的.

讨论到这里, 我猛然发现这样的理念和小津安二郎不谋而合. 在另外一堂日本电影课上, 探讨为什么小津有那么多"反自然"的电影语言. 比如说摄影机几乎不动, 很多低角度的镜头, 两个人谈话时镜头通常是180度完全反转, 然后两个交谈的人原本应该望向彼此, eye-line matches with each other, 但小津电影中的人则似乎完全是冲着观众说话. 一种解释就是小津像时刻提醒观众自己是在看电影, 和不是完全浸淫在那个电影所创造的世界中. 电影不是生活本身, 电影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因此看电影的人应该随时感受到这种距离感.

两个完全不同背景不同风格的人, 居然在对待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看来对于电影应该与观众保持什么距离这个问题, 是电影人们都在思考的.

持摄影机的人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1929)

又名:Man with a Movie Camera /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上映日期:1929-01-08(苏联)片长:68分钟

主演:Mikhail Kaufman 

导演:吉加·维尔托夫 / 编剧:吉加·维尔托夫 Dziga Vertov

持摄影机的人的影评

一沿
一沿 • 配乐
gmta
gmta • content
大漁
大漁 •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