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我来北京已经整整十年。时间算很长了,毕竟人一辈子也没几个十年,然而必须坦白的是,我对北京的了解,并算不得深。我本以为自己于北京而言,始终是“局外人”,也始终有疏离感。但看《胡同》时,听着演员们满口的京片子,却分外亲切。片中的美食、胡同、街巷、杂耍,也时不时勾起我这十年间的种种记忆,同时,我也通过这部片子,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了北京。
《胡同》以三个篇章的形式,讲述了1950年、1980年、2019年三个时间段里,祖孙三代女居委会主任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勾勒出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的社会变迁,以及市井民情的变化。
《胡同》的落脚点选的比较精准,它着眼的,是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人。实际上,胡同所代表的是市井,也是北京人文的精髓所在。要了解北京,必要去北京的胡同里走一走,串一串。在胡同里,能听到地道的京片子,吃到地道的北京美食,看到“老北京”的生活状态。从这个角度而言,《胡同》其实是一部展现北京社会百态、北京特色的电视剧,它或许是人们了解北京的一个窗口。
说到北京特色,除了必去的打卡景点,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朝阳群众”。“朝阳群众”在近几年可谓屡建奇功,声名远播。而事实上,这股神秘的力量,早在建国之初就存在了。
《胡同》的第一篇,就讲述了早期的“朝阳群众“,或者说”北京群众“田枣的故事。
在和平解放北平之际,大势已去的国民党留下了大批的特务,企图在北平城内兴风作浪,各种搞破坏。而田枣则利用自己对片区的熟悉,将获取的各种信息提供给初来乍到的解放军,协助刚成立的公安部门破获了一起千头万绪的特务案,将国民党特务迅速抓获。
实际上,田枣之所以主动提供信息,一部分原因是解放军进城后,除掉了杀害她父亲的恶霸韩庆奎,这让她看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不同,也让她看到了新社会和旧社会不同。另一方面,田枣也是很多北京人的缩影,他们善良、热情、直爽、分得清大是大非,且富有正义感。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对“坏分子“,始终是眼里不揉沙子。
对于田枣的性格塑造,从一开始就极为立体,她本身就是一个孤儿,却还总带着一群孤儿,帮他们解决衣食的问题。北京人的善良与热情,在她身上崭露无遗。
剧集还通过群像人物的刻画,进一步刻画了北京人的大气,乐于助人的一面。在田枣居住的四合院里,住着卖爆肚的贵叔、李婶、唱戏的四哥、游手好闲的满族遗少三爷,他们来自不同阶层,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但是又互帮互助,像是一家人一样。李婶儿对田枣的照顾,像亲妈一样,而四哥也确实像是她的哥哥一样。
这就是北京人,大多都很厚道、热心肠、待人和善。在北京打过出租车应该都有体验,一般北京司机特别爱跟你聊天,天南海北,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邻里八卦,聊得不亦乐乎。我的理解就是,这是他们的性格使然,他们骨子里热情,希望与你亲近。
《胡同》的群像人物刻画,非常鲜活精彩,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都是有故事的。贵叔善良本分,自己做着小生意,也以自己的方式照顾田枣和其他小孩;李婶任劳任怨,为院里的每个人都操碎了心;四哥是名动一时的名角,一心想把京剧给传承下去;三爷虽是满清遗少,但爱上了一个妓女,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其赎身。这些人物的刻画,其实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让人禁不住会去想,这些来自不同维度的人,究竟经历过什么,才会凑在一起呢?如果自行去脑补,每个人可能都有一段或传奇、或凄楚的故事。
而奇异的一点是,无论经历过什么,他们生活在一起,却充满了人情味、烟火气,非常有生命力。
说回北京特色,其实北京的美食,也是极富特色的。像爆肚、卤煮、焦圈、豆汁……都是赫赫有名的北京特色美食。《胡同》对北京的各色美食也有比较充分的展现,看得人口齿生津、馋涎欲滴。
很多北京的美食,都有着与“皇家“有关的传说,就像卤煮,就说法不一,有说是以前北京南城下苦力气的穷人们吃的。另一种说法则是其源自一个厨师为乾隆皇帝做的菜,后来流传到了民间。
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和一个广东的朋友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多,他就非常喜欢吃卤煮,每搬到一个新的住处,必定会四处找寻,看哪儿有卤煮店铺。他吃卤煮的频次,是每周一次,至少至少,每个月必吃一次。
在北京的美食中,我最爱吃的,是北京烤鸭,烤的好的,外酥里嫩,入口香脆。实际上卤煮我也还算喜欢吃,但现在吃不了,前几年又是得痛风又是得脂肪肝,吃不了动物的内脏了。而北京的食物中,我最不可接受的,是豆汁,刚来北京时,和朋友去喝了一次,叫了一碗,喝了一口,就再也没碰过。后来有亲戚来北京,带他们去南锣鼓巷去吃特色美食,又叫了豆汁,还是只喝了一口就放下了。这在很多北京人看来一定是暴殄天物,因为很多北京人是爱喝豆汁的,且他们说,豆汁是去火消暑之佳品。
《胡同》中展现的另一北京的特色就是北京的方言,也说“京腔“。我虽然在北京生活了已近十年,但是依然说不好北京话,不过听北京话,倒是越听越亲切了。北京话喜欢用连句以及儿化音,有时候听着,像唱戏一样,悦耳。他们还喜欢用”您“。看《胡同》,听田枣、四哥、三爷说京片子,也是能学到一些北京话的,什么”胡同串子“,”得嘞“,”受累了“……听起来,颇有几分古韵。
说实在的,这是少见的“京味儿“如此浓的剧。尤其是四哥和三哥斗嘴的戏,很诙谐,很有意思。
《胡同》也展现了北京的市井文化,在追捕国民党特务的时候,追查到了天桥,天桥聚集着很多卖艺的人和手艺人,他们各展绝技,凭着自己的绝活儿讨生活。吹糖人、卖风筝、变魔术、摔跤……都极具特色。而两个摔跤的大汉的对话,就像说相声,不得不说,这些手艺和绝活,都京味十足,也成为了剧情之外的一大看点。
当然,剧中的很多手艺、表演、绝活儿,在现在的北京已经很少见,甚至已经看不到了,是有些可惜的。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发展,带走了多少乐趣啊。
除了展现不同时代北京的市井百态以及文化,《胡同》其实在剧情设计上,也有令我大感意外之处。田枣和铁蛋是一对师兄们,他们青梅竹马,且情投意合,但是第一集中,田枣为报父仇,去刺杀韩庆奎,被韩庆奎抓住要活埋,铁蛋去韩庆奎那儿救田枣,韩庆奎不仅被他打了不还手,还轻易把田枣放了回去,我就不禁担心起来,会不会接下来的剧情会开虐呢?难道铁蛋是国民党一伙的?好在剧情在后来出现了反转,铁蛋原来一早就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卧底。这倒是可以期待一下他们的完美结局,既是青梅竹马,又情投意合,还志同道合,不担心被虐了。
作为一个北漂,我看《胡同》的过程,其实是一份很特别的体验。剧中的一些美食、建筑,时不时勾起我这十年来的一些记忆,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一些人、一些事。同时,这部剧中也展现了很多我所知甚少,甚至此前不太了解的内容,比如有些方言我是听过的,有些方言此前听也没听到过,所以看剧的过程,也算是重新认识北京、融入北京的一个过程。
总之,我觉得《胡同》,是一部充满“京味儿“的剧,它通过不同时代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了北京人一脉相承的品质,北京的社会形态以及文化的传承与蜕变。它以胡同作为切入点,从小人物的视角,带我们了解,从建国之初到如今,北京的变与不变,也让我们了解,时代的巨轮,如何改变一个城市,以及人们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而言,《胡同》讲的又不仅仅是胡同的故事,北京的故事,而是以胡同,来管窥这个时代。
从《胡同》,我看到了北京的过去、现在。虽然我生活在北京,但这座城市有很多我以前不曾了解的地方,它始终既熟悉又陌生。而《胡同》,则让我看到了我没看到过的部分,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我去北京的胡同里串了串,也拉近了我和这个城市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