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2月20日,这个周二的日子里,北京经历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雪。这场雪下得很大,除了路面以外,连人行道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由于这个原因,我可能无法撰写太长的影评。然而,我仍然非常想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金手指》。
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金手指》这部影片会是一个融合了黑帮、警匪和金融元素电影,更重要的是他是一部杰出历史传记片。它不仅陈述了一些历史故事,还发出了强烈的观点,并最终导向了一个非常具有主旋律性质的结尾。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的感受与《奥本海默》非常相似。尽管从视听语言层面来看,《金手指》可能没有《奥本海默》那么华丽,但其剧本的扎实程度和演员的演技绝对可以与之媲美。更重要的是,《金手指》实际上引发了与《奥本海默》同等量级的讨论,这不仅仅关乎个人,而是关于世界地缘层面的,内容讨论。
整个电影的内容层层递进,立意高远。尽管有些观众可能不太理解电影中的一些内容,但《金手指》确实非常敢说和敢拍。我很难相信这部电影居然能在国内的院线上映。在电影结尾时,主要剧情结束后,所有的演员名单放出之前,出现了一行小黑字,标注着这个项目是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我想本片结局也许有点没有明确的指向,但这个字幕一下子就把片子没有明确的,持续跟国际反派较劲到底的强大后盾明确了出来。虽然片中无说教的内容,也无主旋律的内容和台词,但却一直呼之欲出。近年来,我们经常在许多电影的片尾看到类似的标注,包括朱一龙主演的《人生大事》,以及一些其他项目。这些项目得到了省市层次的支持。此外,《我本是高山》是云南省宣传部直接支持的项目。
当目睹这样的作品诞生时,内心不禁感叹:终于有人将那些传统主旋律的内容,如此巧妙地融入到了贴近大家的生活中。它不再局限于宏大而片段化的制作模式,而是以一种更加深入人心的方式呈现。回想起当年观看《建军大业》时的情景,曾经拍摄《无间道》的港片导演之一刘伟强,巧妙地安排了一群女子,她们用智慧与魅力在酒会上拖延关键时间,这样的情节设计不仅令人眼前一亮,也让主旋律内容更加接地气。当时,我带着父母在北京游玩,强烈推荐他们观看这部电影。因为他们之前对电视上播出的类似电影都很感兴趣,而这部电影则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电视剧的叙述方式,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观影结束后,父亲对电影中的主角赞不绝口,认为他才是真正具有实力的大局掌控者。这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将主旋律电影制作得如此贴近民众是个开始,也是一个持续探索下去的命题。
对于《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我深知它在网络平台遭受了不少争议。特别是那些经常在半夜12点左右上线的网友,他们在我的影评下面对我进行了漫骂。我明白,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很可能是因为觉得这部电影过于主旋律,因此不希望更多人看到,而我的影评成为要特殊关照的目标。然而,《金手指》这部电影却做的更加成熟一些。
在视听语言层面,这部电影也有着诸多值得称赞之处。影片刚开始,剧情尚未明确揭示重点,但刘德华饰演的廉政公署领导的上任,便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他以果断而干脆的方式清理了之前的团队,这一情节甚至引发了一场类似于杜琪峰《黑社会2:以和为贵》中的争斗场景。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铺垫,更是为观众很快的进入剧情。
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角色的身份和故事线开始交织,剧情的重点转向了由梁朝伟饰演的金融大鳄。在正式进入关键的会计死亡剧情之前,电影呈现出一种轻松喜剧的氛围。导演巧妙地将金融圈中靠吹嘘,拉帮结伙来为自己提供假大空靠山的做法,通过戏剧化的手法展现出来,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这种做法,它没有遵循典型的好莱坞剧本结构,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这些元素的存在,不仅为电影注入了活力,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得以放松,进一步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是由于需要遵循历史的现状,编剧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虚构的部分,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地融入一些有趣的细节,确实是一项唯一解。这也是我在观看电影前半段时,感到它并没有完全遵循标准的电影制作结构的原因。
进入电影的后半段,我逐渐了解到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充分支持。这部电影以其细致入微的刻画和大量可靠的历史细节,其中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场景是,有两个人开会的手部特写镜头。虽然观众无法直接看到他们的面容,但对于了解历史背景的人来说,其含义不言而喻。作为90年代出生的我,对这个场景有着深刻的记忆,因为1997年的新闻中曾大量报道过相关画面。特别是撒切尔夫人在楼梯上摔倒的瞬间,记忆犹新,不过这个画面没有出现在电影里。这些历史背景支撑,使得这部电影在保持了极高的历史真实感。
此外,我还想提及的是,这部电影在另一个层面上,巧妙地映射了当今社会的许多现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觉得《金手指》并未遵循标准的电影剧作结构。通常,在像《古惑仔》、《无间道》甚至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这样的电影中,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反派角色。这个角色从影片开头就会出现,观众能够清晰地识别出他的身份。然而,《金手指》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其反派角色并不那么明确。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电影在呈现故事的同时,也融入了更多的隐喻和象征意义。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剧作会给观众带来酣畅淋漓的感觉的原因。它们通过明确的角色设定和情节发展,让观众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故事。而《金手指》则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角色设定,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隐喻。
然而,看电影的时候,我却对不明确的反派,感觉到困惑。当电影进入后半段时,观众会感受到刘德华饰演的廉政公署工作人员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委屈。他的妻子,在这部电影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她被车撞以后,在医院里,她直接向梁朝伟饰演的金融大鳄扇了一巴掌,坚决地表示要惩恶扬善,要求丈夫抓住这个恶人。这种直接的冲突和矛盾激化方式,带有典型的港片风格,使得人物关系更加紧张,观众也更容易被卷入到剧情之中,但让我也误以为梁朝伟是车祸的始作俑者。
因为,按照这样的剧情设置,接下来应该是刘德华饰演的廉政公署工作人员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抓住梁朝伟饰演的金融大鳄,实现正义的胜利。但实际,真正的反派还未点明。
结局部分,电影逐渐揭示更深层次的问题,即金融大鳄背后的势力才是更为关键的因素。电影中有一句非常明显的台词,即梁朝伟饰演的金融大鳄所说:“你抓我可以,但是我背后的这些,拿我就是的这些生意,进行了投资的这些各个国家的人,他们怎么办?他们会不会放过我?”这句话真正地点明了电影后半段的主题,即廉政公署工作人员在追捕金融大鳄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金融大鳄本人的狡猾和反抗,还要应对其背后势力所施加的压力和威胁。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保留了悬念,使得电影的情节更加扣人心弦,也让观众思考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这部电影并非仅仅是一部追求刺激和爽快的警匪片,它超越了《华尔街之狼》等作品对人性贪婪的简单讽刺。电影深入挖掘了历史事件中的真正反派,那些隐藏在经济活动背后的参与者和投机者。这些势力没有露出面容,但他们的行为已经是明确为,某些国家层面的经济势力。电影通过展示这些势力的错综复杂和相互勾结,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处理方式让观众对历史事件和经济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深度和广度,使得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
聊到这里,我有了一个不太靠谱的设想。在历史进程中,可能有某些势力或个体出于各种原因,试图阻止或减缓这一进程。他们可能选择金融手段作为工具,通过操纵大量虚拟资金来达到目的。这些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背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将城市的未来和命运与股票和虚拟经济紧密相连。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对城市未来潜力的过度透支,将城市的希望和期望提前消耗。电影中的情节也反映了这一点:无论人们如何透支未来,最终都需要有人来承担后果。当股价被炒得越来越高,那些被透支的可能性就需要有实际的东西来实现和支撑。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撑,这个泡沫就会破裂。这种金融游戏的危险性不仅在于可能导致经济损失,更在于它可能破坏一个地区的稳定和未来。
实际上,整部电影并没有明确指出反派具体来自哪一个国家。但从台词和剧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某些势力在廉政公署调查的过程中,选择逃亡到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因为他们认为在那里能够获得相对安全的环境。这种影射是非常明显的,暗示了当时存在某些国际势力在背后支持和操纵这场金融风波。
因此,电影结尾处梁朝伟和刘德华在饭桌上的碰面场景显得尤为引人注目。梁朝伟劝刘德华吃点东西,而刘德华回应说已经吃过了。这场戏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因为他们都深知彼此所处的困境。在那个时刻,梁朝伟饰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他充满了无奈。尽管他想要放弃和结束这一切,但身上背负的大量金融资本和各个国家的代表方却不允许他这么做。电影中通过一些情节展示了提前放弃的后果,如律师被铁链捆绑在泳池中,以及逃亡过程中船只的爆炸等。然而,这些情节相比真实历史仍然有所收敛。根据我查阅的各方资料,真实的历史事件其实比电影中描述的更为惨烈。
回顾电影的初始场景,梁朝伟饰演的角色怀揣着成为土木工程师的梦想来到香港,却发现合适的岗位难以寻觅。机缘巧合之下,他帮助任达华饰演的角色扮演了一个投资人事,来做高地价,并将自己辛苦赚得的100块钱赠予了酒店服务员。这次小小的欺骗成为了他金融之旅的起点,这也是全片的主题。他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逐渐崭露头角,被各方势力所注意。随着他的金融行为逐渐显露,各方势力纷纷入股和投资,将他紧紧绑定在这场金融风波之中。电影后续情节表面看似是梁朝伟的公司逐渐失控,不断引入外部指导。然而,有一条隐秘的线索需要我们自己理解到,即各方势力在发现他的行为后,如何渴望参与到炒作当地股票的行列中,企图通过金融手段干涉和影响局势。这一层面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电影虽未直接点明,却通过情节和角色的表现得以隐晦地呈现。
我认为这部电影在尺度的把握上确实相当大胆。在准备这期稿件时,我深感在表达观点时必须小心翼翼,生怕因缺乏详实的历史证据而误导观众。同时,我也非常担心在各大平台上发表这些观点时可能会遭到限制。这部电影能够成功制作并上映,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所揭示的现象和行为与当下的许多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具体涉及到当地的事件我不便提及,但观众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去思考和探索其中的深层含义。这种影射不仅限于当地,更是对全球范围内金融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当前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在发出声音时往往带有某种隐藏的目的。这些目的背后的支持方常常难以捉摸,难以找到明确的线索。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在形成观点和态度时,很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这些意见领袖通常会提供某一方面的强烈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在缺乏平衡信息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只能依赖于这些意见领袖所传递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媒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应该提供全面、客观、平衡的报道,以帮助公众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然而,现实中传媒往往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传递的偏颇或失真。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警惕地筛选和鉴别信息,以确保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是基于全面、客观的事实和证据。
近期,我们不难发现各种新闻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相互误解与在旅游时候遭受不公的事件。我深刻理解这样的现实状况,毕竟双方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事件。然而,无论历史进程如何波折,无论时代如何透支未来,人们最终都将回归到对基本幸福的追求:一日三餐的温饱,身体的保暖,以及便捷的交通。这些简单而基础的幸福,是所有人共同的期待。因此,我深感这部电影的优秀之处。尤其是它的后半段,历史的厚重感逐渐显现,一点一滴地堆积起来。在查阅了相关历史资料后,我惊讶地发现,电影中呈现的情节与真实历史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与还原,让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地位更上一层楼。我认为,这部电影足以媲美《奥本海默》。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光辉。这样的作品,不仅让我们审视过去,更引领我们思考未来,追求那份最纯粹、最基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