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8-01-03

卢旺达饭店:血海-绿洲

倾盆而泻的大雨,洗刷着鲜血染红的城市,希望的眼神,目送着给了他们希望却将希望抛向空中的人们苍茫的离去,而他们只是站在那里,希望大雨能够冲洗掉绝望的灵魂,心存良知的个体,为无助留下了眼泪,当局善意的谎言,为懦弱添上借口……

雨,静静的下,耳畔传来孩童们稚嫩的歌声,空灵绝美,眼泪夺眶而出,留给自己最后的情感底线,骤然崩塌。

这是《卢旺达饭店》带出的一次心灵救赎,也许,情感丰富的人容易被那些遥远的情感所捕获;也许,人性的善恶,会成为衡量自我的一种准则;也许,依赖信任的生活,最终会将我们丢向独立面对绝望的境遇;也许,不幸的发生,才是我们看清自我最好的洗礼;也许,无助于绝望来袭的时候,我们才会感知希望之火的永恒美丽。

卢旺达,一座遭遇浩劫而被鲜血染红的城市,内战、暴动、屠杀,电影跟随镜头将我们带入了这座被我们遗忘,甚至根本看不到真相的城市,记录着那里分分秒秒都在发生的事情。

卢旺达饭店,毁灭之城的希望绿洲。

战争,往往最真实地展现着人性的丑恶,而面对与之抗衡的真善也越发的可贵。

故事从卢旺达饭店开始,让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主人公保罗,一个过分信赖西方社会的“黑皮肤商人”,然而,在内战爆发之前,他的眼中,只有上等的威士忌、雪茄、财富,一切他认为被西方世界认同的价值体系,是他身份地位以及尊严的象征,然而,浩劫并不为个人的意识而改变,当内战越演越烈,信赖的西方势力逃离,国家危机、种族危机、邻里危机逐步变成涉及到自身家人危机时,保罗做出了它应有的选择,或者说本能的抉择,而这也是影片之后为我们极力展现的人性之美。

人性之美,如何来诠释这样的话题,每个人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世界观。现实生活中,人们被物欲冲击的基本上无暇去理睬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对于欲望的极大索取,成为生存在祥和国度人们的终极目标。人性更无从谈起。

如何理解人性之美,不妨从电影中保罗的身上为我们找到些答案,不能否认,影片的成功,绝大多数取决于保罗个人的人物塑造,那么保罗究竟展现给了我们人性中哪一面呢?国家陷入疯狂,世界冠冕堂皇视而不见,种族屠杀让卢旺达陷落,人们在惊恐中无处藏身,卢旺达饭店,成为他们的希望绿洲,因为保罗在那里张开双臂,然而,保罗的慷慨,也因为自己的家人深处危机之中,除了本能的爱和保护,他用自己所有的能力、物力去帮助更多需要救助的人,给更多人活着的希望,坦然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浩劫,很多人会迷失,放弃背叛甚至逃离,然而,面对一次次的危难,保罗竭尽全力地去营救那些本不需要他那样去做的人,一次次的将自己置身危险的境遇,这是为什么?我想人性之美来描述应该再合适不过了。

人性之美,过于空泛的定义,然而,却包含着很多我们无法解释和界定的事物,只有在特定的事件中,一一展现,正如卢旺达城的疯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影。

其实,影片中对于人性之美的描述不仅仅只在保罗一个人,面对浩劫,勇往直前的记者,挺身而出的红十字会医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救着深处危难的人们。当这些闪烁着灵魂魅力的个体,跃入眼帘的时候,身处安稳的人们应该感到羞愧。

人性之美,直到文字的最后,也无法用详尽准确的定义去描述,抛开人性中丑陋的罪恶面,人性善良的一面才是我们应该体味的、感受的,故事不应在结束时被我们遗忘,而是延续到让我们更好的看清自己,解读自己。

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2004)

又名:卢安达饭店(台)

上映日期:2004-09-11(多伦多电影节) / 2005-03-04(英国)片长:121分钟

主演:唐·钱德尔 苏菲·奥康内多 华金·菲尼克斯 尼克·诺特 哈基姆·凯-卡西姆 托尼·戈罗奇 法纳·莫科纳 大卫·奥哈拉 莫苏西·麦格诺 西莫·莫加瓦扎 卡拉·西摩 罗伯托·西特兰 德斯蒙德·杜布 蕾乐蒂·库马洛 

导演:特瑞·乔治 / 编剧:凯尔·皮尔森 Keir Pearson/特瑞·乔治 Terry George

卢旺达饭店的影评

恰恰
恰恰 • 自救
DAISY
DAISY • 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