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3-25

普通法西斯:导演说

本片是苏联纪录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导演罗姆创作生涯高峰的体现(是他生前亲自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苏联电影的重要流派——思想电影的代表作。罗姆创作的动机在于,通过影片使观众思考,为什么20世纪出现了法西斯这个怪异现象?为什么希特勒能够掌权并蛊惑那么多人为自己卖命,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影片研究了法西斯的思想体系,这产生了更大的揭露力量。
本片不是按时间顺序拍摄的普通纪录片。它是一部艺术政论性作品。影片按章节构成,每章有一个主题,各有自己的开头和结尾。有的章节的标题就显示了章节的主题,如“我们属于你”,“曾经有过另一个德国”等等。这种结构原则可以使影片不受时间发展顺序的限制,而集中、突出作者所要表现的问题,使影片的思想更鲜明。但影片的章节并不是与时间的发展和事件的顺序毫无联系。这些章节的次序安排仍然表现了法西斯从掌权到灭亡的历史。同时,各个章节虽然各有自己的主题,但彼此之间仍然有内在的联系。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从而有重点地,又是全面地表现了法西斯的本质。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希特勒怎样由一个无赖变成了总理,又怎样被宣传成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受到万民膜拜;我们看到法西斯怎样为发动战争作思想准备:一方面宣传军国主义、种族主义思想,一方面排除异己,迫害犹太人及一切“和希特勒想得不一样的人”,还把所有体现进步人类文化的书籍一焚而光。我们看到法西斯集中营的真相,看到希特勒军队怎样践踏别国的土地。最后,我们也看到了法西斯的灭亡。
可以说,影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法西斯的真面目。但这只是影片的一个层次。影片还有另一个层次,那就是表现了法西斯的周围世界,更主要的表现了人民。我们不仅看到了希特勒上台前后西欧的政治形势,看到了一些国家政府的机会主义态度,而且看到了当时德国的进步力量,看到了革命者的活动以及德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和遭到镇压。这一切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当时的力量对比,看到了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和德国法西斯的微妙关系和相互影响。
影片还有第三个层次,那就是表现了战争结束20年后的60年代中期的世界。除了各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外,还有军国主义势力的蠢蠢欲动,还有法西斯组织东山再起的企图。因此,如果说,影片表现了从30年代到60年代这30多年的世界历史,说影片是一部史诗性作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影片甚至把观众的思绪带到遥远的年代:当人们还在茹毛饮血时,他们已经知道创作,他们已在岩壁上作画;而几千年后,法西斯却在践踏人类文化。这种对比,这种跨越时代的思考,正是史诗的特点。当然,影片还指向未来,更准确地说,影片是为未来而拍摄的。它推动观众思考自己的命运,思考人类的未来。它早已超出表现一段历史的命题了。正因为如此,尽管影片中有大量法西斯罪行的镜头,但影片给观众的主要不是凄惨或恐怖的感觉,而是对历史的沉思。
影片中关于希特勒和法西斯德国的镜头,都是纳粹新闻电影工作者拍摄,由罗姆选取一部分剪辑而成的。纳粹摄影师拍这些镜头时是把它们当成崇高、伟大的东西来表现的,可是在罗姆的影片里,这些镜头内容却显得卑下可笑或令人气愤。这就是在明确的创作思想指导下的剪辑的作用。纳粹摄影师尽管想把所拍的内容表现得崇高而伟大,但在法西斯对文艺的控制下,他们的思想已经僵化,拍摄手法已经变成了一种模式。比如拍希特勒时,多半是同一个角度,同一种构图,同一种姿态,同一种表情。这一切,经过罗姆的精心剪辑,使它们集中起来,成为类比关系,就使希特勒的形象变得可厌可憎而又可笑。再如,当年纳粹摄影师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拍摄这些镜头的,他们不可能正确理解自己所表现的内容的真正意义。他们甚至注意不到事物的区别和变化。而20年后,当罗姆观看这些材料时,却能看到纳粹电影工作者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纳粹摄影师在拍摄戈培尔的演说时,总要例行地拍一些听众的镜头。但罗姆却能发现,在纳粹行将灭亡前,戈培尔又一次动员群众去当炮灰时,听众的眼睛却露出了失望、怀疑、惶惑的神色。而经过罗姆的剪辑,法西斯失败的不可避免性的思想就体现得更为鲜明了。
罗姆曾经谈到,他创作本片的艺术手法,体现了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原则,即按照场面之间构成对比性冲突原则剪辑影片。每一片断都同前一片断形成尖锐冲突。如影片一开始的和平时期的青年和紧接着的死亡营,堆积如山的白骨和狂呼希特勒万岁的人群,在河中嬉戏的纳粹士兵和被吊死的老百姓,戈培尔宣扬“总体战”的演说和死一般沉静的听众和紧接着大批的德国战俘。每一片断都是前一片断合乎逻辑的继续,虽然有许多片断从时间上看彼此并无联系,但通过“杂耍蒙太奇”原则把它们剪辑在一起,却能够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力,使观众的思想感情和影片融为一体。
本片全长3600米。为了创作这部影片,罗姆共看了200万米胶片的素材。一开始罗姆也曾考虑按年代顺序创作影片。但很快他就认识到,那结果将是一部一般性的历史纪录片(而这样的影片其他国家已拍了多部)。罗姆决定采取不同的做法。他把各种素材按主题归成几大类,这几大类一共包含着120个“主题”:狂呼希特勒万岁的特写镜头,沉思者的特写镜头,希特勒演说,群众游行,尸体,集中营,阅兵式,部队行进,伤兵……围绕着每个主题收集了二三十个来源的素材,仅部队行进的素材就足够放映一个半小时。人群狂呼希特勒万岁的镜头连在一起有3本半长,全是接连不断地吼叫,罗姆称之为极度令人震惊的“杂耍”。他搜集这些素材就像当年爱森斯坦在拍摄《战舰波将金号》和《十月》时汇集敖德萨阶梯上枪杀群众的材料或攻打冬宫的材料那样。
罗姆的方法是成功的,他对大量素材进行精选,然后按照杂耍蒙太奇原则进行排列,以造成震撼人心的效果。影片并不是自始至终让观众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影片中还按一定的节奏穿插着抒情的镜头,如青年人谈恋爱,儿童和母亲在一起,远古时代的岩画等。有不少镜头带有幽默、嘲讽意味,让观众忍俊不禁,如德国青年奉命制造“献给元首的礼物”的场面,希特勒参观画展,墨索里尼发表演说等。就在表现希特勒军队屠杀人民的镜头之前,还安排了一组镜头,表现这些士兵在河中洗澡,逗弄小狗,刮胡子,吃饭,在唱机旁听音乐。看起来,这都是些可爱的青年,可是转眼之间,他们就举枪向老百姓扫射。可爱的青年变成了疯狗。这样的对比性画面,不能不让人沉思。
影片中表现20世纪60年代苏联和其他国家人民生活的部分,是影片创作人员拍摄的。这里罗姆采用了维尔托夫的“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的原则,基本上采用偷拍方法,使画面显得非常生动。从表面看,这一部分似乎与全片内容不够协调。但这部分内容体现了罗姆重要的思想:怎样才能使法西斯不再复活而去破坏今天的生活。罗姆创作影片不是为复述历史。影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谁都不能说,法西斯及产生它的根源,在今天已经消失了。
《普通的法西斯》是罗姆的一次重要的艺术探索。它自然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影片对法西斯的阶级根源还强调不够,表现希特勒的部分个别地方的讽刺手法还停留在表面上,有些场景显得重复,等等。但罗姆的探索总的来说相当成功。他为纪录电影的创作手法,为表现法西斯和战争这个现象打开了一条新路。

普通法西斯Обыкновенный фашизм(1965)

又名:普通的法西斯 / Obyknovennyy fashizm / Triumph Over Violence / A Night of Thoughts / Ordinary Fascism

上映日期:1965-12(苏联)片长:138分钟

主演:米哈伊尔·罗姆 玛琳·黛德丽 约瑟夫·戈培尔 赫尔曼·戈林 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约瑟夫·斯大林 宇野重吉 

导演:米哈伊尔·罗姆 / 编剧:Yuri Khanyutin/米哈伊尔·罗姆 Mikhail Romm/Maya Turovsk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