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故事就像看宣传画一样,色彩浓郁服装华丽,妆容上更是精致到近乎苛刻,混合着尚未湮灭的贵族气息和新生力量的朝气。在奥斯卡最佳影片里,从第24届《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到第41届《雾都孤儿》里的众多彩色影片中,大家似乎都在尽其所能的大胆用色,在歌舞片的背景下还觉得天衣无缝新鲜有趣,放在正常故事片中便是睡前故事模样了。
在这部名字翻译的非常优美,《深锁春光一院愁》里,这种浓重色彩风格的美让影片美如油画式的走马灯。光线也是色彩搭档的好手,即便影片中园丁和富有寡妇之间的恋爱看似大胆,实际上多数时刻人们在刻意压抑、隐藏内心澎湃的情欲:当寡妇一个人在家时,客厅和走廊虽然开着灯,卧室里却是漆黑一片,这不仅反映了她内心的孤独凄冷,也侧面烘托了她与小镇多数人生活的格格不入;当她和园丁在木屋里商量着未来时,因为强烈而温暖的光线让他们留给观众的更类似是一个黑色的剪影,这时的她不再为黑暗所笼罩,不需要在黑暗中展现致命的美。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富有的寡妇和她家的园丁相爱了,园丁的朋友十分欢迎优雅迷人的寡妇,而寡妇的朋友、邻居、儿女以及她生活阶层的所有人却持反对意见,二人相爱的压力与日俱增,终于在寡妇儿子离家出走、女儿在学校受人嘲笑后关系崩溃,而她,又该如何继续今后的人生呢。
对寡妇的苛刻是古往今来男权世界对女性的隐形酷刑,在否定了她们人身自由、性爱自由、思想自由后甚至还以殉葬强行保住死去男人的名声。所谓的坚贞不仅从理论上否定了女人有同等享受性爱的权利,甚至否定了女性对性爱的需求,直接将女人贬低为男性享受欢愉的工具。在这种不健康观念的压制下年老的寡妇往往沦为男性的帮凶,将她们扭曲了的女人生活的观念传输给下一代。《月亮河》里寡妇要为丈夫的死负责,并终生留在寡妇之家;中国有贞节牌坊,莫名其妙的集体狂欢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不相干的人;片中博学的女儿不赞成寡妇被迫守寡,不然就像埃及妻子必须给丈夫殉葬一样落后和无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男人们对寡妇忠贞爱情的歌颂,好像寡妇的欲望和灵魂只能随着丈夫死去,活成一尊行尸样的牌坊才能保住全天下男人的颜面。奇特的是,通常这种观念越强烈的男人越管不住自己的小弟弟,他们从不相信身心合一的坚贞爱情只能属于一个人,那位喊着“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家便当仁不让的传出了和儿媳乱伦的丑闻。
除却整个舆论环境对寡妇的变态围观,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扮演和她与儿女的关系也是令人关注的重点。为了挽回离家出走的儿子的心,以及不让正在恋爱时的女儿被人指指点点,寡妇选择了和园丁分手。她的失意、苦闷、寂寞都成了心头上的一块病,让本来健康的她患上了头痛症。朋友照样举行着派对、儿子照样不回家、女儿迅速嫁了人,寡妇撕心裂肺的痛苦并没有换来任何人的谅解和同情,相反,他们认为只有她的寂寞孤独才值得歌颂,仿佛在寡妇无欲无求的时候他们才能在自己的性生活里从容不迫的延长一分钟。
当许久不回家的儿子平安夜之后回到家中,因为买了一台母亲一直毫无兴趣的电视机而被自己的机智打动时,画面停留在了电视机里映衬出的寡妇痛苦的面庞,美丽和生气荡然无存。那是她的儿子为她建造的监狱,冠以爱的名义,这是全片最残忍的一幕。


深锁春光一院愁All That Heaven Allows(1955)

又名:春闺情愁 / 天堂所允许的一切

上映日期:1955-08-25(伦敦首映)片长:89分钟

主演:简·怀曼 罗克·赫德森 阿格妮丝·摩尔海德 康拉德·纳格尔 弗吉尼亚·格雷 

导演:道格拉斯·塞克 / 编剧:Peg Fenw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