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受好评的《绿皮书》、《爱尔兰人》仅给我留下“还不错”的印象,于是我草率的将包含公路元素的电影纳入不符合我审美喜好的类型。理由很简单,它们的故事情节、拍摄手法都不错,但我实在不知道这些事儿到底和公路有什么强关联?
直到看过阿巴斯导演的《生生长流》后,我才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公路电影的魅力。阿巴斯说“车给人一种安全感。据我所知,它是观看和沉思的最好场所,便于无尽的对话及与自己的内心持续对话。”
1990年伊朗大地震殃及《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拍摄地柯盖尔(剧中称柯卡村),而片中小演员也居住在这个地区。地震摧毁了一切,小演员生死未卜。于是阿巴斯在地震后重返故地,原计划拍摄小演员的灾后命运,却被沿路灾民重建新生的场景深深触动。遂改变拍摄初衷,将沿路见闻拍成了《生生长流》,并由演员法尔哈德·赫拉德曼德扮演自己(下文简称导演)
伴随着高速收费站广播里传来红月媒体社工呼吁社会收养遗孤的声音,影片用看似随意的方式开启了公路之旅,也阐明了寻人缘由。
全片大多采用车窗框架构图,让观众的观影视角与导演的主观视角保持一致。让人轻松地陷入电影构建的环境氛围中,和导演并排坐在驾驶座上。
其中,导演与儿子普亚的三次对话,深得我心。平如日常的交谈,不仅展现出普亚对前路未知的情绪变化,更道尽人生本质。
在知晓高速公路因坏损造成严重堵车后,大部分人选择拉下手刹原地等待,而导演却立刻驶向了近旁的乡道。
驶入乡道后,普亚透过车窗一边看着高速公路的堵车长龙,一边发起了第一次对话。
--肯定这里有出口?
所有的路都有出口--
--可能这条没有
--我没有信心
--让我们问问这里的人
而第一次问路得到的回答,全是“不清楚、不知道、很抱歉、你应该走新路…”
这些对话,有没有令你觉得似曾相识呢?
在每次陷入困境时,
在每次遭遇挫折时,
在每次打破应该时,
在每次一意孤行时。
沿路行人如出一撤的否定加剧了普亚对未知前路的恐惧,当导演挥别行人再次启程后,普亚的第二次询问立刻袭来。
--爸爸现在怎么办?
有路可去,需要寻找--
于是,在穿过草地、灌木、残败村庄,与不知前路在何处的老妇人短暂交谈后,他们终于听到了第一个肯定答案。
然而,就算正确的道路,也可能变成了一条疮痍满目、无法通行的残破公路。
他们的遭遇像不像我们忍住精疲力尽、历经百转千回,终于看到前路的些许光亮。可你卯足了劲抵达后,却是空欢喜一场。
生活啊就是如此!它非但不在你迷茫、困顿时给你指引或希望,反而会再添一记重锤,逼着你承认人生就是一个反复受锤的过程。
遇到事儿千万别觉得天快塌下来了,前头还有更大的坑等着你呢。
导演下车观察道路裂缝时,过路的行人又指了一条与上个行人完全反向的路。前路再次无望,但此时的普亚已没了起初的害怕恐惧,反倒展现出一股破罐破摔的孤勇劲儿。
于是,第三次对话是这样的:
--现在走哪条路?
我们会找到出口--
--我们问人
电影至此,仅过去30多分钟而已。从“肯定这里有出口?”的质疑到“现在怎么办?”的无措,直至最后“现在走哪条路?”的从容,普亚在父亲始终如一的肯定回答和耐心劝导下,放下了对未知的恐惧,更学会了因势而动的生活哲学。
大多时候,电影是一门强迫的艺术。导演们将视听技术玩转于掌心,用特写、特效、鼓点、伴奏吸引你的注意力,强迫你看他想要给你看的东西。最终侵入你的思想,让你不假思索的接受眼前的一切。跟着演员们的悲喜,体验另一种人生,以此获得某种快感。在电影结束后,或许你还会满怀知足与开心地离开,甚至就此拥有某句人生信条。
这样不好吗?当然不是,它点燃了我们被平凡生活压抑住的七情六欲,给了我们某种新生。它满足了我们对美好的幻想,用短暂的颅内高潮打破枯燥日常。
这样好吗?肯定不是。《后会无期》中那句“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之所以直击人心、引发无数共鸣,是因为它道破了电影的深层谎言——电影是白日梦制造机,它迎合我们渴求,搭起特定场景,将正确且无用的道理灌进我们的大脑。
如同美味便捷的快餐,迅速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随后化成肠道垃圾或是堆叠在身体的脂肪。时间久了,有害无益。
如同试卷的标准答案,它规定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命令你将思想、行动统一为“以正确答案为准“的学习机器,随之培养出一群三观一致、审美雷同的”克隆人“。在别人告诉你笑的时候笑,哭的时候哭。
仔细回想一下,这是否就是你的观影体验?
我们看电影、看影评、看评分,以此搭建起某种“集体”价值观。实际上,这不过是导演在操控你的思想、喜怒哀乐,剥夺你独立思考的权利,好让你陷入他精心搭建的白日梦中。
可一个只听大道理却不独立思考化为己用的人,如何过得好真实的人生啊?
因此,希望你看完《生生长流》后和我一样,庆幸这世间仍有努力把电影视为一种不仅仅是娱乐的导演。
《生生长流》中没有营造紧张气氛的交叉蒙太奇、没有扩大影片信息容量的平行蒙太奇,有的仅是与公路驾车实况一致的平铺直叙、如水般自由流淌的平凡日常。阿巴斯用简洁的长镜头,将坐在车里观看万物的视角不加修饰的放在你眼前,让你可以自由的选择你想看的一切。
现在,和我一起再次回顾导演与儿子普亚的三次对话吧。
你或许还能这么理解:
这三次对话是普通家庭中父子对话的真实写照,只是导演这个爸爸和我爸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在回答儿子两次三番的质疑时,不是用“我是你爸,我说了算”的父权搪塞小孩或掩饰自己的心虚。而是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谈,不急不躁的抚平孩子不安、忐忑的情绪,并坚定往前走!
在儿子提出问路的建议后,亦没有采用部分中国父亲常用的武断方式,粗暴的说“小孩子懂什么、老子还要儿子教?”等等毫无道理可言的话语。而是给予孩子正面回应(点头),采纳其建议,并付之行动。
这短短的三次谈话,提醒为人父母的人们,以更加平等、尊重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
当然,若你还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你还能从沿路行人的话语、受伤男子石膏手套上的爱心涂鸦,以及无微小细碎的片刻中,感受到伊朗人民面对灾难的豁达与生命活力。
……
至于后面近1小时还将发生些什么,就留给大家自行探索吧。
以上都是我的胡言乱语!
导演父子的三次交谈仅仅持续不到5分钟,也非电影的核心内涵。实际上《生生长流》是一部类纪实电影,记录了1990年伊朗大地震波后,导演与儿子驱车前往灾区沿路见闻。
一路上他们遇见的村民非但没表现家园尽毁、亲人离世的悲哀痛苦,反而感恩“神”对幸存生命的庇佑,积极地投入到家园重建中。影片通过导演与沿路遇见的各色人等的对话,表达了阿巴斯对生命的永恒思考,其开放式结局更道出了生命的不可预测与模棱两可。
“我们不该只消费而不思考,不该毫无质疑地接受导演强加于人的过量信息、命令或解释,试着享受自己发现事物的乐趣吧。”[i]
生生死。而死生生。 [ii].
祝愿你在生生长流中,
取到专属你的一瓢。
图/《生生长流》剧照
文/野果Xun
[i]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ii]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谈诗集》,黄灿然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又名:春风吹又生(港) / 生活在继续 / Zendegi va digar hich / And Life Goes on... / Life, and Nothing More...
上映日期:1992-02-01(伊朗)片长:95分钟
主演:法德哈·基德曼 布巴·巴尤尔· 奥西纳·法赫 侯赛因·拉扎伊 Tahereh Ladanian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