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道德效果,竟然是靠前面一连串不道德的行为来支持来酿造,人为了实践道德的目标,竟要靠若干不道德的手段达成。(摘自《黑暗圣经》王鼎钧)
美国2012年电影《逃离德黑兰》,故事先设定“从黑暗向光明”这一正义舍已、挑战勇气的伟大目标,接下来就是一环扣一环的人为制造的骗局来支持和实践,通过摄影、调度、编剧台词等美感尽现与艺术渲染,电影努力呈现人物的勇气、智慧、胆识,但始终让观众产生挥之不去的虚假感,无法从英雄般的人物里产生人物代入感,然而既然目标如此伟大光荣,就只好由“生命的价值高于作假见证的价值”而一言而避开对一部主题正确的电影的评价。
更何况,电影展现出整个过程中,任何一次小纰漏、一次小误差,可能导致灭顶之灾,万劫不复,全盘溃败。事之成,更多依赖“天命”,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总令人产生“人能决定的成分其实少得可怜”之感叹与无奈。影片结束时人人为胜利庆功,为人类的正义再次战胜邪恶而高颂着赞歌,每一画面都将荣誉归给了不起的“人类智慧”,赞美人类无限的狡黠与力量。
从未敢否认人的努力之必有功劳所在,但人的成功是否就能与其付出的努力、智慧、聪明、代价等量齐观?恐怕不用举例论证,人人立刻答“不”。古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人先谋划并实践,最终结果只能交由天命,这个顺序数千百年来从未变更过。成事在天,尤其是重大的事、重要的事、关乎生死正邪的事,若这“天”不允许,你再努力,再正义,又能奈何几多?所以啊,遇到偶然的胜利,还是要先谦卑下来,感谢上天的成全,否则,那些在历史长河里无端被滔天洪水卷去生命的,那该如何说这一番苦楚?又该向哪里申诉这一番不白之屈?所以啊,还是要谦卑下来,人类在正邪之争的艰难取胜,先归荣耀给“天意”,这“天意”是人类无法提前揣测的,也无理可遵行可申诉,这“天意”曾在1944年让7位有勇气有胆识的年轻人行刺希特勒而事败被绞死、尸体示众经月,使人不能也不忍目睹,至今泣下沾襟。也是这“天意”,竟可以在涉及数百万生灵之重大事件上耍起小孩子似的恶作剧,将7条鲜活美好生命换取恶魔的生命,使战争延续近一年而数百万无辜之生命血流成河。论起来,这又该当如何?细数史例,又岂是孤案?
成事不在人,人只是行事而已。既然如此,还是要谦卑下来,说到底,人这点小伎俩、小聪明,放在无垠之空间时间里,又能如何呢?电影固然是娱乐性的,讲商业性的,好电影要在故事里概括出因善良而生出的希望,远胜过个别聪明的侥幸胜利,因为生命长短不由你我,那么,成功的定义就当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