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以毕生精力,擒住黄龙。”—— 靳辅
“此生此命,愿毕于黄河”—— 陈潢
在康熙听取于振甲挑下河的建议后,要求靳辅、陈潢关闭上游的水闸。靳辅、陈潢接到命令后,却并没有执行,他们站在黄河边,看着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的事业即将付之一炬,内心万千滋味,于是靳辅也酸了一回,吟诗一首: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大禹儿啼不窥家,水去九州始桑麻。虎可搏,河难平。郁郁苍苍,茫然风沙。”
靳辅的这首诗,其中改编自李白的《公无渡河》,李白在《公无渡河》里是这么写的: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胃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原是一首汉乐府,相传是霍里子高之妻丽玉所作,霍里子高是管理河流渡口的一个小官,一日他在船上见一老翁披头散发,提着一个酒壶横渡河流。老翁的妻子在后面想要制止他,可是他不听,最终被河水吞噬了。他的妻子十分悲伤,用箜篌弹奏了《公无渡河》这首歌,然后也跳河了。霍里子高把此事告诉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用箜篌仿其声写了此曲,于是经典的《公无渡河》一诗便诞生了。
李白的《公无渡河》一诗,就是借汉乐府加以发挥,表现出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
靳辅所吟诗句,大多是从李白的诗里变化而来。不过李白的诗较长,从大禹治水,到老翁渡河,都一一叙述了一番。而靳辅则从中截取了有关治河部分。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一句,直接借用了李白的诗句,表现出了黄河的凶猛。
“大禹儿啼不窥家,水去九州始桑麻”一句,则从李白的“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变化而来,只不过李白的都是五言,而靳辅则直接变成了七言,五言古朴,而七言能表达的感情更丰富。
“虎可搏,河难平”来着"虎可搏,河难凭”,一字之改,意境迥异。“平”者,河难治理;“凭”者,老翁疯狂。
“郁郁苍苍,茫然风沙”,来自“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李白说“其害乃去”,是河水已被制住,那么茫然风沙,是对过去治水的艰辛的回顾,是胜利者的感慨。靳辅说“郁郁苍苍”,是草木茂盛,在此处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河水滚滚而来给人一种郁郁苍苍的感觉呢,那么茫然风沙,是黄河尚未治理的茫然。
靳辅从遇到陈潢后,将余生都献给了治理黄河,这简单的几句诗,有气势,有茫然,有无奈,虽改自李白诗,却很好地表现了靳辅治理黄河这么多年的心情。
陈潢在狱神庙中,撑着病体,完成了《河防述要》后离世。临终前,脑海中还是他魂牵梦绕的星宿海,他融进长河中,恣意遨游,自由自在。
河伯转世的陈天一,最后还是没能熬过去,在被康熙囚禁的那段日子里他抑郁而终。只留给靳辅的诀别之语: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这首诗出自苏轼的《狱中寄子由二首》,大意是:
人死之后,随便找一个青山就可以埋葬尸骨,但是留下弟弟一人,在每次夜雨之时,黯然神伤。
只能寄希望于来世,二人继续做一对好兄弟。
陈潢生前为长河奉献,造福百姓;死后,魂归长河。
梦中的靳辅,惊闻陈潢归来,他明白那是陈潢来和他告别。紧接着,狱卒送来了《河防述要》。
靳辅说:
“他在这个世上,就是为了治河而来,我们没有福气,留不住他。我不会为他哭,我为他高兴,他死了,就不会再受小人的折磨了。老天爷呀,他这么年轻,你把他带走了,不应该呀。”
他口中说着不会哭,可是他怎么会不哭?
康熙口中吟到:“既死明月魄,无复琉璃魂”,就是对陈潢的肯定吧,肯定陈潢治河的纯粹和执着。
他没有失信于陈潢的,就是为陈潢的遗著《河防述要》题写书名。
可是君臣之间当年的相互托付与相互信任早已隐没在漫漫长河中。是康熙为了皇权辜负了陈潢,抑或是陈潢为了不负苍生而辜负了康熙?
康熙三十一年,康熙重新启用靳辅担任河道总督一职,靳辅终于有机会为担负所有莫须有罪责而冤死的陈潢辩解:
“今臣复蒙皇上天恩,复任总河。但向者帮臣以效犬马之劳者,乃陈潢也。臣与潢乃同事一体之人,臣幸而生遂得再受皇恩,潢不幸而死,臣何忍负之?臣若避嫌隐忍,是臣生为负友之人。念臣衰病日甚,旦夕难保。若不及早陈情,一时风烛,死为负友之鬼,逢潢地下,何以相见乎?臣今不揣冒昧,将臣友潢始末,与潢竭忠王事,各缘由据实直陈。仰祈皇上察臣情词,怜潢劳绩,特沛天恩。”
靳辅在最后用李白的诗怀念好伙伴陈潢: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笑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鞠躬尽瘁的治河名臣遥想自己的伙伴怎能不泣无穷?看到这里,我不禁泪湿衣襟。
同年靳辅离开人世。康熙看到靳辅的遗折后,捧着靳辅和陈潢所著之书,流下眼泪。也许随着功臣和忠臣的相继离去,他感觉到的是更深的孤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