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完一部侦探推理片《阳光下的罪恶》,和之前那部《尼罗河上的惨案》大致相同。灌入相同的理念,所以看过《尼罗河上的惨案》的观众很容易抓住导演和编剧的心思,瞬间推理出案件发展的过程及其结局。尽管编剧处心积虑改编了小部分故事情节,让人费解,但观众只要细心留意,稍加思考就能顺利推出,毫无压力。(比如说,克里斯汀与死者阿林娜换位出现在海边的场景,其实是很明显的障眼法,这一刻我们特别要观察到人物出现的时间和不同风格的穿着。这里我倒退了几遍才看明白的。)与《尼罗河上的惨案》相比之下这部片子确实是次了一些。
可能是看多了类似的影片,抓住了大致要点,所以看到一半就能顺利预见结果。不经有些失望,显得没有多大意思。在这个过程中也令人反思,同一类的东西我们见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甚至时间久了更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尽管它是经典。这就像我们欣赏美好的人或物时所出现的审美疲劳。就像之前看的被评为世界经典十大影片其中的《盗梦空间》和《禁闭岛》等等,它们的效应是一样的,如果这两部电影连续看下去的话,那么在看第二部时就显得没多大的意思。编者是根据前部作品而改编,而观众就会随着前画面不断地切入,都容易面的思路往下走。而且这两部片子不易接连着看,大脑时刻处于高速运转中,思维不停的跳跃,以及幻想的使人精神疲劳。
举个例子:夏天美女如云、花枝招展,让人眼花缭乱,当我们每日行走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美女,我们都该习惯,瞅得多了也不愿多瞅,美女实在是太多了,瞅了这一个就怕会错过下一个。如果这时出现一及其丑陋的姑娘,也许你还会忍不住多看几眼。这又是一种什么效应呢?
科学家说 :“一个动作重复35遍就成了习惯。”通常我们所说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这样的说法。我们的惯性思维很容易就迸发出来,很少会利用突发(也就是发散性思维)或者是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除非是在某种条件的刺激下或者是他人的引导下才转动思维方式。我们固然要经常用脑,为了不让脑袋生锈,多看些这种影片也不是没有意义,但是看得多了自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经典,什么叫做经典?经典就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我们看冰心的诗,徐志摩的诗。他们都是名人,他们的作品也被叫做经典。那么,为什么到后来有的人开始厌倦了他们的诗呢?因为我们从小就膜拜他们,老师给我们灌输了一定的思想:他们的作品是经典,要读、背、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的进入到一个疲劳期,我们觉得乏味。因为我们厌倦了那一套套的形式主义,再无心思去品味,读了千遍万遍后再也读不出原有的新鲜感,味同嚼蜡。
童年期的我们还或许深爱冰心的诗,浅显易懂,而且简短。欣赏的角度单一还一脸崇拜。该说那时候我们孩童的心天真单纯还是说审美鉴赏能力低下学识不够本钱呢?或许,现在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我们多分析了几层角度,学会用成熟的眼光去剖析思考它,然而她的诗却在我们的心中贬了值。
经典之作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它需要一个过渡期,靠时间去把握,也靠我们自己去拿捏。
可能是时间,让我们变得如此爱与生活较真。可能是生活,让我们变得如此爱与时间较真。

阳光下的罪恶Evil Under the Sun(1982)

又名:艳阳下的谋杀案 / 午日奇尸

上映日期:1982-02-12片长:117分钟

主演:彼得·乌斯蒂诺夫 玛吉·史密斯 科林·布莱克利 黛安娜·里格 丹尼斯·奎利 埃米莉·霍恩 罗迪·麦克道尔 詹姆斯·梅森 尼古拉斯·克莱 简·伯金 

导演:盖伊·汉弥尔顿 / 编剧:安东尼·沙弗尼 Anthony Shaffer/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Barry Sandler

阳光下的罪恶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