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易中天品三国的态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小学刚接触,迷得不得了,那个时候还喜欢玩Koei的三国志11,把每个武将的技能、属性、生平历史,每个城市的名字、特点背的清清楚楚,再结合易中天先生的故事一品味,实在是小学时候的一件乐事。后来自己渐渐长大,外加百家讲坛又被袁腾飞、于丹之流拉下神坛。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似乎又成了一种过于“通俗”的东西,倒有觉得有几分不屑。最近在准备法考,娱乐之一便是闭目养神之余听听,才惊觉不是内容太浅,而是自己见识浅薄。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是绝对的精品。
三国之历史,正史戏说,耳熟能详。在大多数人眼里,熟悉的是其中精彩的故事,是各色英雄。但真正要给这段历史一个概括,易中天先生给的是最恰当的,三国的历史是插曲中的插曲。
读演义小说,甚至读陈寿三国志,都难以感觉到三国的历史的暗线其实是士族的崛起。东汉末,天下是三大力量相互制衡,外戚、宦官和士族,后来宦官和外戚内斗,大将军何进被杀,外戚倒了,宦官伤了。董卓如今后又杀绝“十常侍”,这也为什么看演义小说中,少见宦官的戏份,也就在蜀汉末期,才有“黄昏二神”登场…两大支柱一倒,占有绝对力量的便是士族。但蹊跷的是,最后形成的三国,魏蜀吴,都非士族政权。
魏国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是宦官之后,是士族最看不起的,魏国内部最大的矛盾,是分不清哪些人姓魏,哪些人姓汉。吴国是外来政权,孙坚、孙策打的江山,基本上把与士族的矛盾解决的七七八八,孙权深谙制衡之术,倒也把江东安稳下来。蜀国是三国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一个国家,鼎盛时期割据荆州益州两大宝地,转瞬间又痛失荆州且痛失诸多良将。蜀国亡的最早,矛盾也最深。益州原本的诸侯刘璋是外来政权,刘备是第二个外来政权,外加原本土生土长的士族,共有三种力量交杂在其中,让诸葛亮丞相操碎了心。
所以归晋一事,本身并不突然。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和士族做成了政治交易,士族的力量也达到了顶峰,司马家族的兴起,也就是士族的兴起。三国间与士族的矛盾,也终于爆发,天下一统。这段历史的插曲,也终归以士族的胜利收尾。

易中天品三国(2006)

主演:易中天 

导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