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19

站台:青春的史诗

昨天晚上又看了一遍《站台》,几年前看过一次,当时没有觉得特别好看,甚至觉得有点沉闷乏味。但这次的观影体验完全不同,好几次感动到差点落泪。我觉得自己真的开始能够看懂贾樟柯的电影了,或者说开始发现察觉到他电影里的诗意和美。这是观看商业电影完全没有的体验。虽然八零末出生的我跟电影记录的八十年代有一定距离,但有些场面和氛围仍然让我觉得异常亲切熟悉,跟童年的记忆相近,观影的过程中不断地唤醒自己的童年记忆。电影记录的八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十年,也是所谓的白衣飘飘的理想主义时代,电影那么准确地呈现了那一代在集体主义万岁的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在社会环境开始放松后对自由和个性的强烈渴望,听流行音乐,穿喇叭裤,烫头发,看西洋电影,被压抑许久的个人情感和个性需求终于有了表达的空间,而这些从港台和国外进入他们生活的元素就成为了他们表达的媒介。这些外来事物也像那列呜呜地响着奔向远方的火车一样引起他们对远方无限的向往和遐想。他们是一群被大山封住在一个小县城里的青年,远方对他们而言更因为神秘而变得美好。电影有段对话特别传神,三个青年在一起听邓丽君的歌,里面唱到乌兰巴托,二勇问:乌兰巴托在哪?张军说在是外蒙古的首都。二勇问外蒙古在哪? 张军说外蒙古在内蒙古北边。二勇又问:外蒙古再往北是哪?张军说再往北就是苏修。二勇继续问:苏修再往北呢? 张军说再往北就是海了吧!二勇还不甘心,继续问:海再往北是哪? 这时候崔明亮沉默了一会儿说:海再往北就是汾阳县张军家。二勇愣了一下说:原来我们住在海的北面。这段对话生动地把小镇青年被封闭的苦闷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表达出来了。因此,出走成为影片一个重要的主题,可是贾导自己可谓成功突围出来的小镇青年,从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的小镇青年到现在的国际知名导演,他比其他小镇青年走得更远。可是不久前贾樟柯说他越来越发现世界就是角落,一日比一生更长。
走了那么远,发现原来世界不过是大一号的县城。也许正是因为他明了了人生的本质,才会有这样的感慨吧。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致青春》,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对理想的追求到向现实的妥协。可是贾樟柯没有否定对现实的妥协。电影最后,崔明亮和尹瑞娟结了婚,崔明亮躺在沙发上睡着了,尹瑞娟抱着孩子在走廊上哄孩子,烧开了的水壶呲呲地冒着热气,在我看来,那是贾樟柯对世俗生活投去诗意的一瞥。

站台(2000)

又名:Platform

上映日期:2000-09-04(威尼斯电影节)片长:154分钟

主演:王宏伟 赵涛 梁景东 杨荔钠 韩三明 

导演:贾樟柯 / 编剧:贾樟柯 Zhangke Jia

站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