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编辑部的故事》再次被人反复提起不再是作为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而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编剧作品之一。当然,90年我看这部剧的时候别说是马先生,就连冯先生王先生葛大爷是谁都统统不清楚。我只知道在一家人围坐吃晚饭的时候,父亲会把20寸的彩色电视机调到播放该剧的频道,边吃饭边看一群老大不小的成年人窝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内说着毫不着边际的话。该剧当时最吸引我的倒不是什么诙谐幽默发人深省之类,而是那像泥鳅一样滑溜的北京普通话,叽里呱啦听得我一愣一愣,直到第二天上学还卷着舌头和同桌互学互喷——那时真为自己是一个南方人着急。后来,我是说后来两年这部剧被电视台反复重播,我才被其中的一些闪光的东西逗乐,同时又极端想去北京看看。

由此你可以看出,《编辑部》对我的影响完全是“北京”二字而无他,就像我看《成长的烦恼》(也正好是在那个年代热播)也羡慕美国小孩一样。但现在来看,《编辑部》因为内容触及到了一些十分贴切社会的话题,例如卡拉OK,下海,侵权,征婚等等,因此对当时的成年人冲击应该算比较大的。那时改革开放刚过去十来年,许多事物仍都处于试探和抬头阶段,敏锐的文艺界人士最先抓住信息,然后将它们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中。事实证明这帮人(后来他们还做了《海马歌舞厅》)是非常聪明且有远见的,时隔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一些电视台又将这部剧集拿出来重放,虽然画面尽显粗糙,但人物和故事依然鲜活,当时的意识形态一目了然,非常具有审视价值。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该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室内情景剧,虽然场景大多设在编辑部内,但毕竟它仍有一些室外戏。国内最早完全做到室内的是在当时同样红火的《渴望》,不过那算是正剧,分类上不一样。而且,《编辑部》整部剧集非常短,仅仅只有25集,与后来动辄百来集的《我爱我家》从重量上来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我家》比《编辑部》在喜剧上走的更远也更彻底,如果说后者还喜欢在笑中加点泪水的话,那前者则更加无厘头、一笑到底。前两年文兴宇老爷子去世的时候,某电视栏目的专题片把他那标志性的呵呵笑脸反复播放,这才为那部优秀的喜剧片添加了一点伤感。很难说《我家》成就了谁,或者谁成就了《我家》:编剧梁左43岁时被发生死在自己北京的家中,留下一些书和一台用来写作的电脑;其弟梁天做了老板,胖得连眼睛都找不着了;杨立新多年来在话剧舞台上坚持着自己的表演艺术;宋丹丹发誓不再上春晚……每个人有各自的过法和辛酸,荧屏上音容笑貌只能是被定格欣赏。

之后的十年情景喜剧突然没了生气,前人打下来的观众基础也随着韩剧日剧美剧的介入而喜新厌旧。英达先生借着《中国餐馆》、《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等剧力撑过一段时间,但显然国内电视剧市场已经过了情景喜剧的黄金期,稍微白领一点的人都买盗版压缩盘看起了《老友记》、《人人都爱雷蒙德》以及《宋飞正传》,在相声小品都不景气的情形下,中国式幽默(确切的说是“北方幽默”)逐渐成了一粒投资人都不敢触碰的市场毒药。

不过顺理成章的是,再次撑起中国喜剧市场的仍是《编辑部的故事》那帮人。冯小刚、王朔和刘震云这三个名字加在一起简直就是中国九十年代喜剧的代名词。他们用贺岁片抵挡住了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狂轰滥炸,保住了“京派喜剧”的尊严。当然还有葛优,人人都爱他那半秃的头顶和慢条斯理的语气——而当他还是李东宝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干瘪如柴的愤怒青年。

编辑部的故事(1992)

又名:Stories of an Editorial Board

主演:葛优 张瞳 侯耀华 吕丽萍 吕齐 童正维 

导演:赵宝刚 / 金炎 / 编剧:王朔 Shuo Wang/马未都 Weidu Ma/冯小刚 Xiaogang Feng

编辑部的故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