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上中下游共进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2亿年前,长江从唐古拉山发源,自西向东汇入东海,蜿蜒万里,惊涛澎湃,孕育了悠久璀璨的华夏文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两岸的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希望这样的纪录片,能够唤起我们对于母亲河的呵护。
01
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清
长江涵养着占国土面积1/5的沿江生态,带给沿岸4亿人民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鱼米之裕。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大招商”“大开发”给长江生态系统敲响阵阵警钟:化工围江成势、工业废水偷排、非法码头林立、非法采砂泛滥、河湖湿地萎缩……习近平总书记痛心地说:“‘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据统计 长江经济带的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国的43%、37%和43%,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农田、森林、草地、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面积减少,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湖泊萎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长江需要医治的地方并不少。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大保护”的概念大约可以追溯到这次座谈会上。长江大保护也是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而提出来急需完成的一项严峻的任务。
其实,关于长江的保护,很早就开始了。一些非政府组织一直在默默关注。
为了保护这条中国的母亲河,在过去30年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长江流域陆续开展了100多个保护项目,总计资金投入3500万美元。通过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他们推动建立了66个野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使全球71%的野生大熊猫和57%的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保护。
同时,他们还推动长江中下游40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湿地保护网络,164万公顷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WWF积极倡导流域综合管理,恢复河湖生态,确保饮水安全和环境流。其推动建立的长江论坛,为政府、国际组织、学术机构提供讨论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平台。
为了我们的生命长江,如今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其中,四方奔走。这部纪录片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我们更要保护长江。长江大保护,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