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力山大注视着远方,辽阔的俄罗斯大地与天空交接的地方。而此时小男孩已经睡去,他对于大地的疮痍浑然不知。
“如果世间还有罪恶,不闻不问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惊醒我!请讲得轻些。”(普罗提诺)
或许亚力山大烧毁房屋,只是因为他把希望看得太高,高于大地之上,又或是太远,远在天空和大地的那一线,他注视的地方。或许他希望着希望本身前来与他照面,甚至拥抱,就像是怀中的马利亚。他希望希望本身如同大地一般地触手可及。
对亚力山大来说,希望是什么?“生命”,他如是说道。而当象征死亡的战争来临,他却在圣像面前饱含热泪地祈祷,“那怕是牺牲生命”。他是绝望的,因为希望是生命,生命即也是希望。亚力山大又绝望着什么?
在《向导》中,诗人谈到一种东西,律法。这种东西铁面无情,不可穿透。而塔氏片中的世界,正是被这种律法笼罩着,如同寂静的斗室,时而悄然无声,时而喧闹异常。人在其中,显得是额外的,不必要的拼贴物。而《向导》中的弥赛亚,正是律法的穿透者,奇迹。满足和关怀人的一切希望。当亚力山大点燃房子,“奇迹”降临了么?塔氏没有再说。但上帝在《牺牲》中始终是沉默的,亚历山大究竟被关进了疯人院,他被认为是荒谬的。如果,对于片中的世界来说,人的渴求,悲哀,那怕生命,都只是“火狱曾间一声呐喊”,是荒谬的,那么对于人的生存,世界又何曾不是荒谬的?生命的高贵之处恰恰是即使其被消灭,也知道自己被消灭了。而消灭生命的世界却不知道,它一无所知。对于“善”莫不关心的世界,对于人性的伟大不闻不问,一切诉求都不能得到关照的世界,其本质更为无知和荒谬。亚力山大撞见了这样一个世界,他绝望了。
当亚力山大望向那棵茁壮的树苗,他看到了“生命”,希望。他也看到了所处世界的荒谬:为了生命,他必须牺牲,那怕是选择死亡。为了希望,他必须绝望。亚力山大在死中才看到了生,就像那棵树苗,只有在大地的气味中才能触目天空的临在。而亚力山大那怕是这般绝望,却也是热泪盈眶的。

牺牲Offret(1986)

又名:Le sacrifice / The Sacrifice

上映日期:1986-05-09(瑞典) / 1986-09-06(多伦多电影节)片长:149分钟

主演:厄兰·约瑟夫森 苏珊·弗利特伍德 艾伦·埃德渥 古德·吉斯拉德提尔 斯文·沃尔特 瓦莱莉·迈蕾丝 菲利帕·弗伦岑 汤米·谢尔奎斯特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编剧: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牺牲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