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精灵
这是一部可以和普通民众产生多重链接的电影,包括经历、情感、心理。这部貌似志不在追求票房和技术的小成本偏艺术的电影,抛却了技术层面高大上的炫技,保持了一种“邻家女孩”的规矩质朴,抛却了“求获奖”的功利主义,抛却了“求票房”的实用主义,以及“求观众”的讨好主义,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拍摄手法,记录了一个青年归乡途中最朴实、最真实的社会形态和心理变化。
电影淳朴真实。男主乘坐乡村巴士返乡,村民们在车内八卦,男人们在车内互相递烟、肆意抽烟,苹果掉在车厢地板上后被捡起来在棉裤上蹭蹭就吃,乡村巴士停在路边等村干部,为了逃避警察绕路行驶等等。这种真实感不是后期做出来的,这就是乡村巴士呈现出来的真实的社会形态。因为真实,所以能够触动从农村出来又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们,在那一刻想起故乡。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故乡,朴素亲切。一旦踏上故乡的土地,一旦坐上熟悉的乡村巴士,不管在外打拼如何艰难,似乎每个人都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电影说出了很多人的共同经历。巴士司机是男主的玩伴,一个在开车维持生计,一个在北京混不下去而返乡,谁不是在讨生活呢?爷爷的儿子世龙是男主的同学,世龙5~6岁的儿子跟着爷爷回家,男主30岁了没结婚没孩子,爷爷说他18岁结婚,19岁就有孩子了,这是在炫耀还是在变相催婚?村干部的儿子去了泰国工作,因年底加班多可以多发工资,就没回家,这会让人联想到电诈吗?卡车司机与男主和另2位中学同学是拜八字兄弟,其中虎子因车祸去世,当时男主收到通知但未回,卡车司机结婚时曾致电邀请男主,当时男主收到通知亦未回,这是藏在卡车司机心里多年的兄弟之间的积怨,积怨因小轿车别车而爆发,卡车司机和小轿车司机赤膊上阵,男主亦加入混战,最终还是相互理解让二人和解。男主与玩伴、同学、老人、村干部等角色产生的情感关联,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心理和情绪变化,正是不同代际的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角色的真实写照。
电影描绘了在外打拼的人们的影像。男主在大城市打拼落得艰辛,回乡途中与各色人等交流,发现了现实的冰冷和残酷,经历了希望-失落-希望-失落的心理上的起伏。巴士上偶遇学妹带来的爱情憧憬,被学妹男友的奥迪车及朋友圈的秀恩爱击碎。寺庙里算命先生勾画的美好、理发店里与初恋女友再见时的情感冲动,被冲进屋门喊妈妈的娃儿浇灭。想被介绍对象,却被司机赤裸裸地嫌弃学历低、没车没房的现实嘲弄。这辆原本可以直达村子的面包车冒烟抛锚在山坡上,暗示着男主的希望将要破灭。父亲给了他最后归家的希望,但父亲见到儿子后,却说接到陌生电话,以为男主在外面借了网贷被追债,这把男主归家的最后一点尊严给敲得稀碎。父亲骑摩托车带着男主回家,山间的大风、滚动的草圈、颠簸的山路,正如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男主的心情,挫败、仓皇、冰冷甚至绝望。山顶上奶奶的坟前,男主发现唯一可以与外界沟通的手机不见了,唯一能带来精神安慰的小狗跑丢了,这成了压跨男主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在狂风中凌乱,情绪达到了绝望的冰点,压抑的情绪在那一刻到达奔溃的边缘。此刻的男主,人生败得一塌糊涂,输得那么彻底。丢失了手机,再也找不回过去的记忆;回到了故乡,却怎么再也回不到当年的故乡。这正是“找不回的记忆,回不去的故乡”。
电影给观众传递凤凰涅槃重生的希望。原本以为,音乐只是为了烘托男主的绝望心情,事实证明我浅薄了。当导演告诉观众,那段音乐是“大得胜”时,我对电影的结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男主绝望的心境下,配以预示胜利的“大得胜”,不得不说手法震撼人心。回想片中,疯狂挖坑的男主、降临的夜、燃烧的火,传递着绝望和艰难中希望和新生的可能。无论夜幕有多黑、寒风有多狂,那团火依然在顽强地燃烧,“大得胜”依然在狂奏:死亡即新生,埋葬过去就是迎接未来。虽然夜幕将至,虽然希望飘摇,虽然仍有诸多不确定,但这仅仅是黎明前的黑暗,曙光即现。失去即得到,丢失的是不堪的过往,得到的是未知的希望。在艰难中长出的希冀,是一种谨慎的乐观,也是一种顽强的韧性。
电影像一杯鸡尾酒。前调温和,中调酸涩,后调辛辣,回味时带着一点微甘。影片混合了压抑、艰难、仓皇、迷茫、失落、离别、遗憾和韧性、可能性、希望、友情、爱情、亲情的复杂情感,味道辛辣、层次分明。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电影与不同观众产生的情感链接点也不一样,这就是电影的艺术魅力所在,这就是《夜幕将至》。
(作者系电影《夜幕将至》2014年1月6日北大百年纪念讲堂首映礼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