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浩栋,生于1989年,山西河曲人,毕业于大同大学采矿专业,当过一年煤矿工人。
长片首作《夜幕将至》显然是对《小武》的模仿之作,但底色与《小武》截然不同。相比之下《小武》还是太城市化了(县城也是城)。《小武》可以说汾阳的就是世界的,《夜幕将至》出了山西也有很多大城市观众表示不理解的。
菅浩栋拍出了从大同回河曲农村一路上的灰土茫豁、土迷六眼、黑熊圪揽(翻译成普通话:生态文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是自然景象;大巴车上一车人抽烟抽得茅茅地(形容烟雾缭绕),全然不顾车上还有孕妇,谈论的话题不外乎相亲、找对象、娶媳妇、给(只存在于台词中的)山西师范大学刚毕业的女研究生介绍太原煤矿专科学校毕业多年的30岁的单身无业男青年,这是社会景象。
我看豆瓣有不少女网友批评本片过于“男凝”,充斥着男导演的意淫,令人不适。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看确实如此。
但我想为导演辩解几句。文艺作品创作是不是一定要政治正确?谢晋1981年拍《天云山传奇》,结尾落脚在,冤案平反啦,政策落实啦,过去的都过去啦,活着的人要为祖国为人民做更大的贡献。今天“男凝”的电影也一样,是不是一定要批判一番,大巴车上的乘客多么男权、多么物化女性、多么未开化,这些言行是不对的,要知错改错,为性别平等做更大的贡献?
男主角梁哲对大巴车上邻座的女大学生和开理发店的跟前夫离异带一小女娃的初中女同学的意淫也是一样的道理。微博有个网友叫“峰哥亡命天涯”,整天说叨中国男人的“性压抑”。互联网上性压抑的男人可太多了,搬到大银幕上的少之又少。古有老爷心善,见不得穷人;今有大城市女青年心善,见不得性压抑的农村男人。
文艺作品是对现实的反映,对文艺作品所反映出的现实的批判与对文艺作品本身的批判不应该混为一谈。
影片原来打算叫《大得胜》,是晋西北白事奏的唢呐曲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