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部纪录片,很难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空间化的视角来看待它在地域上的流动所造成的影响。同样,一部在美国公共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也不太容易从商品化的角度来解构它为了迎合商业利益所做的刻意的设定。因此,我只能简略地从结构化的方向入手,说说自己对于这部纪录片在塑造阶级形象上的看法,并对影片对受众的影响进行分析。
矛盾冲突贯穿《CHINA BLUE》的始终,劳工和工厂老板的冲突,工厂老板和人权组织的冲突,jasmine和监工的冲突,工厂老板和外国客户的冲突等等。其中劳工和老板的冲突是最主要的。在这些冲突中,各个不同群体的特征和性格表露无遗。
以jasmine为代表的劳工阶层,必须要忍受一天超过16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来与所赚取利润极不相称的工资。而在供大于求的劳工市场上,她们只能选择默默接受,没有勇气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工厂老板利用监视器来监督工人,严格控制人力成本,把jasmine第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押金防止工人溜走,是一个典型的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家。
双方是利益冲突者,而从影片的剪辑中可以看出,这部纪录片的编导是刻意的将双方的形象进行了强有力的对比。一个有闲情逸致写写书法,另一个却连最基本的睡觉的权利都不能保证。一个出入有轿车代步,另一个却只能住在拥挤、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的宿舍。工厂老板请外商出入高级酒店,却只给员工吃几乎看不到荤食的饭。
这些影片中的细节都是真实的存在,其实是没有什么可争辩的。可是导演这样的处理,却是会给观众留下这样一个印象:纪录片中的女孩jasmine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工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不人道的遭遇都是由他们的工厂老板所造成的。不可否认的是,工厂老板对劳工们进行了剥削,从劳工们的廉价劳动中获取了剩余价值,甚至强迫劳工们在面对人权人士质询时说谎。可是这都不是造成jasmine们失意人生的深层原因。
经济全球化才是背后的真正推手。全球化的市场使得外国供应商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低价的商品,进而向中国工厂的老板施压,工厂老板进而加倍的剥削劳工,将成本控制在最低处。如此说来,这样一部命名为《CHINA BLUE》的纪录片,除了要深入一个案例(jasmine的遭遇就是在表层上将工厂老板与劳工的矛盾展现到极致),还理应深入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如此说来,即便是经济全球化这一话题太沉重也太过宽泛,不好在纪录片中诠释,那么对于西方国家的厂商和消费者,也是应该受到批判的。正是外国厂商严苛到极点的报价,才最终导致了jasmine们加班加点的工作。当西方国家的消费者们穿上来廉价的牛仔裤时,他们是否想到他们的购买使得jasmine们得在工厂里再继续加班呢?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既得利益者,来自美国PBS的编导们,似乎并不愿意在离他们十分遥远的中国劳工议题上得罪他们的观众。通过后期的剪辑,编导们把观众的怒气成功的全部都转移到了中国的工厂老板身上,逃脱掉了西方人本应该承担的责任。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西方国家消费者从廉价的中国产品中获得的益处,这一切都是造成jasmine们境遇的幕后推手。
这样看来,编导们在影片最后设置的一点温情也毫无意义了。Jasmine在一条她处理过的牛仔裤的口袋里留下了一张情真意切的纸条,想想看,当美国的消费者发现了它(如果能看得懂的话),除了流下几滴虚伪的泪水,还能有什么呢?

中国蓝China Blue(2005)

又名:中国蓝:女工哀歌

上映日期:2006-04-09片长:86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Micha X. Pe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