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是美版DVD,包括20分钟的导演Q&A。
记录一些拍摄背景与伦理问题。

1 从一开始导演的立场和情绪表达就很明显:随着女工粗糙简单生活的出现,背景音乐是激昂的《走进新时代》,歌词逐句翻译,“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小莉回忆农村生活时,她的描述是悲伤的、急于挣脱的,而画面是诗意的、田园的;工厂生活的艰难处境听起来都是易于制造悲伤氛围的二胡配乐。

2 小莉、小兰是四川人,林老板是广东人,普通话都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但他们在镜头前都“自觉”地使用了普通话。(导演访谈中没有提到语言问题,我的疑问是,如果导演不懂中文的话,被拍摄者说普通话还是方言对他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但镜头前呈现的都是普通话,那么这种相对于自己日常生活方言的“第二语言”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真实呢。)

3 原先拍的是女工小鱼,拍了一年多的时间,因为小鱼家人的反对和外力介入,不能再使用小鱼的故事,这一条线完全作废。小鱼拿掉之后,主角换成了小莉。对导演来说,一方面他对女工的生活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因此拍小莉时很难再像拍小鱼一样又重新开始慢慢进入;另一方面因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整个拍摄过程问题不断,也很难有时间再给剧组慢慢拍:基于此,我们最终看到的小莉的故事就呈现了非常多导演的“set”。也就是说,小莉的故事除了是镜头前的自我讲述,更大程度上是对导演观念的再现。

4 在这个前提下,对导演来说小莉的“表演”就是为了表现一种普遍性。比如说小莉在镜头呈现出来的似乎有点儿不自然的胃痛,是为了说明在工厂环境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工人消化功能都有问题,至于具体痛的人是谁,是小张、小王还是小李,并不重要,以及小莉是否真的胃痛了,也不重要。

5 小兰带男友回家一同庆祝生日的那场聚会也因为警察的介入拍摄得很不顺利,最终导演只身一个人悄悄返回小兰家,在完全听不懂拍摄对象在说什么的状态下拍摄了聚会。在这一段里,意外地拍到了村民关于国家政治话题的讨论,这一段四川话的听译后来是找的一个川籍厨师。

6 林老板之所以会答应被拍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工厂感到骄傲,相对其他工厂的环境与条件,他这里已经相对“很好”。同时导演告诉他的是拍一个关于工厂老板、关于中国第一代创业者的故事,且许诺为他的工厂拍摄一个几分钟的国际宣传片。影片上映之后,林被政府相关部门调查,原因不是关于工人的生存境况,而是他未经允许便和国外媒体合作。(看到这里想起了《太阳之下》Under the Sun,策略也是以拍政府宣传片为名来“揭示”真相;而更有意思的对比则是《杀戮演绎》The Act of Killing,被拍摄者主动展示“表演”,但“表演”出来的却是另一种“真实”)

7 小莉没有对抗资本的能力,她的释放就是写日记,在日记中描写“香香的故事”。香香是她想象出来的侠女,学了武功之后有了对抗不义的能力,她想如果她能有香香的能力她就可以把组长点穴,看她还骂不骂自己。林老板在国际贸易中也很“委屈”,一方面,他的工厂一个月产20万条牛仔裤,每条他挣2毛(美金),一个月的利润就是40000美金;另一方面,他的利润在国际客户的面前几乎不值一提,一条牛仔裤在他这里4块钱(美金)出厂,去到美国欧洲价格都在15到20块(英镑/美金)。工人的工资不低,产品价格没有竞争力,没有订单;订单多,生意好,就要日夜加班赶货。工厂的墙上写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8 导演支付了被拍摄者工资和拍摄完成之后的bonus,具体多少不知道。看这片子是一位做Gender Study朋友的邀请,看完之后我们聊了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她是第二次看这个片子,多年前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被深深打动,也潜在地影响了她如今选择labor/body/gender作为自己的课题,第二次看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个西方/白人/男性导演在这个复杂问题中微妙的位置。

9 纪录片的伦理问题实在是一个最不想去讨论,又根本无法从眼前抹去的话题,尤其是在涉及到政治/经济问题的时候。在这个片子里,一个西方白人男性导演对中国农村女工的观察,这种遥远的距离使得话题变得更加复杂。自然永远没有中立的纪录片,因为(对被拍摄对象的)“叙事”也就是(导演的)叙事,但个人认为再现的尺度还是有界限的,这也是Grierson在First Principles of Documentary中所强调的。因此,尽管能够理解导演的所有困难与对拍摄的处理,且敬佩导演的努力和付出,但还是认为,这不能算是一部合格的纪录片。

中国蓝China Blue(2005)

又名:中国蓝:女工哀歌

上映日期:2006-04-09片长:86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Micha X. Pe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