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伯顿,在西方是许多人眼里的伟大演员。


他虽然是体验派(割舍自我)出身,在很多时候的表演里尤其是演反派时能够做到完全忠实于导演的意图,比如《安妮的一千日》。但即便如此,他也试图演出一个不一样的亨利八世。


用其中一位和他合作过的导演的话来讲,他是一位现象级的演员,他能够带动周围其他演员的演技得到提高,这样的演员非常地罕见,他根本不关心角色本身的内心。


不关心角色本身的内心,不去让自己成为这个角色,不去用这个角色本身的内心来思考,很显然就是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演,也就是发挥他的独创性和个性化了。


他的表演中期,也就是60年代非常喜欢去学习观摩方法派(融入自我)演员马龙白兰度的表演方式,也爱在拍摄前或者拍摄中亲自动手或者参与修改剧本,经他修改过的剧本后来往往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而他真正融入自我和修改过剧本的两部电影《柏林谍影》(融入抑郁消沉绝望自毁的本性)和《灵欲春宵》(融入想要被人折磨虐待,自责自咎,神经质的本性)更是他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表演,被当时的影评家认为是可以载入影史教科书的表演。他根据自我本性融入所塑造的哈姆雷特角色也是同样的成功。


他所欣赏的一位同样伟大的演员彼得奥图尔曾经因为《麦克白》被剧评家批评,但他始终认为说奥图尔是他所见过的英国战后最具独创性的演员。


奥图尔本人确实在64年彩排《哈姆雷特》的时候因为表演理念和导演劳伦斯奥利弗相左,因而闹得很不愉快。


演员,也是可以有独创性的,而非完全忠实于剧本和导演意图,尤其是把表演当作是一种值得追求的艺术的时候,艺术不是更需要独创性和个性的吗?有时候过分于忠实编剧所创造的角色的本意,其实也是一种沦为剧本奴隶的方式。


伯顿在彩排《哈姆雷特》的时候尝试过许多种不同的表演方式。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怎么尝试都不能让自己满意。


作为本剧导演,英国戏剧届泰斗的吉尔古德则这样评价他:“他皮肤粗糙,脸通红,但他非常地迷人和具有天赋。一旦开始表演,所有人都会向他臣服。”


一千个演员的表演里可以有一千种哈姆雷特,谁能说清哈姆雷特到底应该怎么演?谁定了不能更改的规范?


他最后塑造出的哈姆雷特是极有他的个人特色的,那就是他性格中的躁郁,完全地融入到他的哈姆雷特身上,和别人的版本不一样。


他的哈姆雷特看起来是个真正的躁郁症患者,完全没有表演痕迹,而不是让观众看出来是在假装疯癫。所以他的哈姆雷特是别人难以模仿的。而很多演员确实喜欢模仿奥利弗版本的哈姆雷特。


他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演员,他希望通过把本性融入角色的方式来展示给世人看,希望世人看到他的另一面,一个真实的他,这也是他纾解他的精神抑郁的一种方式。当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甚至有时候是撕裂灵魂给世人看的。


当然,他在70年代经过精神和身体的重创之后为了给自己寻找一条活路,再次恢复了体验派的表演方式,不再把自己的真实崩溃的样子通过银幕展示给全世界人看了。因此他的后期表演要轻松自如许多,因为他不再那样过分地劳神焦思,投入灵魂了。


因为他意识到融入自我的表演方式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代价,对于他这样有心理问题,过于敏感脆弱的演员来说无疑是加重精神负担的。

伯顿能在体验派和方法派之间来回转换,随便演演的时候就是体验派,想演好的时候就是方法派。

他的发挥并不稳定,有的时候经典之至,有的时候勉强及格。当我们看到他面瘫无趣的时候很明显他是在按照剧本照本宣科懒得用心思。

但不论哪一派,他都不会关注角色内心,他只关注台词,然后自己琢磨肢体动作,再自己加入内心戏,不喜欢台词的时候他甚至会改剧本。简而言之就是,他不要做剧本的奴隶。

所以他并不尊重编剧,想改就改。他太有个性也太专断,相信自己的直觉。只能是他自己不断通过尝试变换不同的方式表演来决定最终让他满意的那一种,而不是让自己的表演最大程度上吻合剧本里的角色内心。

所以他在电影里偶尔会有莎剧演员的炫技的这种尬点,然而最苛刻的评论家都不会批评他这种和电影氛围格格不入的炫技,他可以让很多讨厌他的人闭嘴。

他在表演方面是真正地狂傲。用句武侠剧滥俗台词来说,没有人可以杀死我,只有我自己。

他说他每次登台是与全世界对抗,没有人能帮助他,可见他对自己是多么的狠了。


哈姆雷特Hamlet(1964)

又名:Richard Burton's Hamlet

上映日期:1964-09-23片长:191分钟

主演:理查德·伯顿 休姆·克罗宁 Alfred Drake 艾琳·赫利 威廉·雷德菲尔德 

导演:Bill Colleran / 约翰·吉尔古德 / 编剧: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