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百老汇版的《哈姆雷特》居然在优酷上找到了,太不容易了,当初轰动全美万人空巷的盛况,只是不穿古装略不习惯。

这个版本的《哈姆雷特》起源于拍摄《雄霸天下》时伯顿和奥图尔这对好基友的酒后打赌,俩人打算进行一场《哈姆雷特》的比赛,同时在纽约和伦敦开演,看谁更成功。

他们根据掷硬币的反正面来决定各自跟谁演——结果是奥图尔跟随劳伦斯奥利弗在伦敦演,伯顿跟着约翰吉尔古德在纽约演。

伯顿不喜欢穿戏服,且他和吉尔古德的观点一样,想通过穿现代装的表演,让观众把注意力从北欧古典戏服上移开,更专注于欣赏他们的表演,所以这是哈姆雷特第一次以现代装出现在舞台上,很有意义。


我看了七八个版本的《哈姆雷特》,感觉伯顿的哈姆雷特是最帅最有个人风格的,其他人仿佛都在模仿劳伦斯奥利弗,说那段著名台词时都是忧郁的脆弱的。只有他不一样。

“to be or not to be”这一句,他用轻飘飘的很平常的语气,浑然不在意,反而后面的大段台词时才开始激动和躁郁,配合独特的肢体语言和大范围的走位,与其他人的静态表演是截然相反的。

而且他那特殊的,标志性的嗓音也起了很大的加成作用,他的声音浑厚洪亮,在那个演员不戴麦克风的时代,他有着天然的舞台剧优势。

可能是因为劳伦斯奥利弗版本的最容易模仿且不容易出错。问题是奥利弗长得高贵忧郁像北欧的王子,而其他人长的不是他的风格,于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他学成了梦游丢魂系列。

伯顿眼睛大眸色浅瞳孔小,可以危险可以魔魅,眼底仿佛蕴藏着惊涛骇浪和铺天盖地的暴风雨。所以他的躁郁型表演和他的长相非常搭配,别人没法模仿。

伯顿在墓园那一场手持骷髅的表演是最让我意外的,那种轻蔑的笑,那种玩世不恭的嘲讽,自我毁灭和厌恶人世的表演方式,有种他独有的醉鬼和神经质的个人烙印。

这种表演很难模仿,一来没有人的长相是他这种类型的,二来稍微把握不好就会像个精神病,没办法像他这样挥洒自如,因为这本来就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他在台上和女演员有亲密接触时,嘴角会露出嘲讽和轻蔑。他不但让哈姆雷特说德语,甚至还故意把哈姆雷特演成同性恋。他在舞台上孤独冷漠,拒绝别人的接近,要一个人保持相当大的空间。

剧照
采访

64年的《哈姆雷特》是理查德伯顿最后一次演出莎士比亚舞台剧。之后的20年里,他再也没有演过他最心爱的莎剧。


一个因莎翁戏剧而生的演员在38岁的黄金年龄就结束他的莎剧生涯,也难怪让那么多人耿耿于怀,抱怨痛惜他因追逐名利而放弃对戏剧艺术的初心,把惊世才华挥霍消耗在电影里了。


伯顿本人并不喜欢演莎剧改编的电影,一辈子也只演过一个电影版的《驯悍记》,只是为了满足没有舞台经验的泰勒想和他一起演莎剧,效仿费雯丽追随奥利弗去舞台的愿望罢了。


因为他是个特别虚荣的演员,演电影版的莎剧完全不能满足他那种在观众面前灵光一现后恍如站在艺术巅峰的荣耀感。


演员都是很有虚荣心的,我不相信又什么只为了追求纯粹艺术的真正低调不想出风头的演员,所谓这样的低调演员,其实多半只是不红罢了。


这种虚荣,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表演,得到许多许多人的赞美喝彩,享受众星捧月的飘飘然,演技就是要秀出来,秀给更多人看的。


而戏剧演员的虚荣心又远比电影演员更强大,比起自己被导演骂着一次一次NG,千辛万苦地拍出来之后又配音又后期又修片又特效做出来的电影,坐在首映礼的席位上看着大银幕上那个虚幻的自己,在舞台上直面每一个观众才更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被万众瞩目,聚光灯只照着他一人,他的表演不容有半点疏忽错漏。紧张的使命感,让他恍如一个人在对抗整个世界,更容易激发他对荣耀和成功的渴望。


灵感和激情也许会在某一刻突如其来,让他将自己的表演注入灵魂,发挥到最佳效果,博得全场的掌声。他肆意调动支配着观众的喜怒哀乐,让所有人都深深敬畏,向他臣服。


表演结束时,观众们集体起立,一次又一次地谢幕,雷鸣般的掌声都不会停歇,经久不息,不断有观众高呼他的名字。虚荣心,将会在这一刻膨胀到极限。啊,多么美好的时刻!


哈姆雷特Hamlet(1964)

又名:Richard Burton's Hamlet

上映日期:1964-09-23片长:191分钟

主演:理查德·伯顿 休姆·克罗宁 Alfred Drake 艾琳·赫利 威廉·雷德菲尔德 

导演:Bill Colleran / 约翰·吉尔古德 / 编剧: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