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豆瓣上粉丝暴增,应该是因为那些关于戏曲的相册,大家觉得美,是愿意关注戏曲,是件好事。不过我想大多数也就是那么一看,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些定格的美丽表象,便代表了戏曲艺术的一切吧。会有几个人愿意真的走进剧场听一听,看一看,或者去翻一翻有关的书籍文字,而不是单凭几句讹传和社会固有评价,来对待戏曲?

  最开始我亦是个懵懂人,昆曲六百年的纪录片算是带我入门的,彼时还在大学,学的是英语,兴趣却在文学上,那时白先勇的牡丹亭也红,昆曲六百年正是借这个白牡丹来宣传的吧。
  画面美,配乐美,里面的昆曲表演也是美,几个特写镜头,几个特写表情,几段情绪渲染大概就足以令人目眩神迷,我为什么喜欢,就是美啊,昆曲那么优雅,那么文雅,被说成了唐宋诗词的韵律载体,汉文化的代表音乐,总之,所有的褒奖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然而,真的如此么?
  唯美两个字 ,就可以评价它了?
  后来又读了一些关于昆曲的资料,了解了戏曲史的发展。
  六百年的历史便让人疑惑起来,他没有那么长,真的,从魏良辅改革新声算来,不过四百余年,传到现在,更是与最初的模样大相径庭。这跟朝代更替,受众消减,文脉衰弱,从业集体的弱势都有关联。
  对昆曲的地位渲染,其实与当时的士大夫群体有关,他们喜欢昆曲,觉得它优雅。但依然看不起演戏的优伶,继而定出了双重标准:“清曲为雅宴,剧为狎游,至严不相犯”。清曲成为文人所提倡的所谓清雅之曲,认为习唱昆曲是一种高雅的事。反之,他们对剧场扮演的昆剧则是瞧不上眼的。又有:士夫唱不比惯家,要恕。听字到,腔不到也罢;板眼正,腔不满也罢。意而已,不可求全。同样的唱曲,在士大夫眼里便有了雅俗之分,照这个标准,现今舞台上的从业者大多只是优伶罢了。

  当然,本人并不认同。戏曲的受众应该不能局限于一个阶层,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昆曲被明清文人打磨的不食烟火后,就面临了以后花雅之争的尴尬局面。到了近代,受百姓欢迎和戏迷追捧的恰恰爱正是那些花部,现今的国内五大剧种,哪一个不是花部?
  那个时候,话语权在士大夫手里,但到现在,这个阶层几乎不存在,或者说存在的也和戏曲无多大交集,那么昆曲的雅要如何保存?
  当观众不买账的时候,自娱自乐的雅致唯美也不过是空洞修饰罢了。
  纪录片给了昆曲一个宣传的平台,但却也给了观众一个刻板的形象。这个既定的形象,不知道会误导多少人。

  其实这也是国内大多纪录片的通病,一味的高大全,如之前的纪录片京剧,大明宫,圆明园,美则美矣,但空洞无物,与真实的历史出入很大。这些表象的华丽只能让观众满足视觉上的审美,禁不起推敲,让人记住几个符号,就觉得懂了了解了。
  国内的纪录片所能做的真的只是风景宣传,画面唯美?
  以前觉得唯美是审美的追求,现在觉得唯美就是个偏激的词汇,因为事物本体大多平凡,修饰渲染才得美,唯美更是偏执,因为只见美而失去本真面貌,到底是不好,所以先要认识本体,才去联想发挥。
  大多数纪录片存在的意义只是让大家见到渲染过后的美,而不愿意让大家看到铅华褪尽的本我。
  而习惯了唯美的观众,又有多少愿意面对平凡,单调,甚至有些守旧的本体?

  纪录片的文本们要站在一个赞颂者圈外人的角度还是一个从业者和看戏人的角度说故事?他们到底要向观众宣扬什么?昆曲到底是什么?民族文化到底是什么?

  作为一个被该纪录片带入门的人庆幸自己没有停在门口观望,而是走了进来,看到了许多风景,有颠覆有惊讶有感叹也有惋惜,繁华落尽见真纯,现在,努力做得就是找一些客观的资料,一点点去认识真实的昆曲,其他事物亦然。
  

昆曲六百年(2007)

又名:KunQu Of Six centenary

主演:未知

导演:陈丽 / 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