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6-10

高三:曾是少年

2005届的高考生,当年我也是其中一员。恰好十年后,自以为躲在安全的距离外去看这群当年的竞争者,却从第一个场景开始,被连串让人错愕的影子鬼魅般地拉扯回那场中国人最疯狂最酷烈最劳损最难耐的赛事。

镜头对准的是一个普通小县城的高三(7)班。墙壁上激昂的标语,黑板上惨白的日期与课程表,课桌上小山般的课本与复习资料,以及长尾夹衔住的肥厚试卷。上课下课,堂前堂后,学生们听讲,呵欠,讨论,打闹,赶路,做题,大声朗读背诵,对着摄像机怯怯地笑……他们在我们似曾相识的场景中,挂着雷同的固执与稚嫩,只是那疲倦眼神,依然不知是否可用清澈形容。

高考太虚耗人心,经历过的人大抵仍记得高三那年该是怎生的山雨欲来,怎生的硝烟四起。都知道要往六月那个点去奔,要咬紧牙关纵身一跳,要在跌倒的瞬间立马爬起来继续跑,要像班主任王锦春说的那样拿出半条命来搏,要把自己不当自己地不怜惜地去用去耗去掏空……仿佛那就是人生的唯一意义。在年少时毫无保留地为一个目标这般奋斗,美好,但也壮烈甚或悲哀,特别是为了如此面目一致的目标。跨过一些时日,也许你会明白那确实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山峰罢了,生活不仅没有绝路更没有唯一,但在那个封闭的年纪,尤其是在封闭的地域中,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就是永世的靶心与终极的战役。这么呕心沥血地与千军万马争一个数字,漫漫人生路中也该是绝无仅有的了吧?某种程度上一局定胜负的高考,成王败寇得让万千少年跳脱不出宿命摆布。于是至少在高三这一年,与本该葱茏活泼的年岁相伴的只有书山题海。且不讨论中国的教育机制是否畸形或何等让人疲倦心寒——毕竟对太多农村贫困孩子而言,高考竟仍然是摆脱贫困“唯一公平”的竞争筹码——而是当看到他们空张着血红的双眼,强堆着倦怠的表情,诉说着无穷的压力与无妄的噩梦,想及当年与现在,心里难免泛酸。

最近S.H.E《你曾是少年》的现实歌词触动很多人,也许对应起这纪录片,也有契合之处。“你我来自湖北四川广西宁夏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那都是少年时“荒诞”的誓言,在未与现实短兵相接的时候,每个人该有多么天马行空多么凌云壮志。而到了高中特别是高三,恐怕很多学子心中的“了不起”,都已依附在一所好学校带来的荣光与希冀上了。“许多年前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奔跑起来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想看遍这世界,去最遥远的远方,感觉有双翅膀,能飞越高山和海洋。”这种赤子般恣意动人的过往,或许早被高三甚或中学的滤镜筛掉,少年们身上不见那种仿佛世上一切风浪都不是风浪的淡定与仿佛垫脚就能摸到天的豪情(除了一个所谓“差生”在班会上念出一句“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尽管他也许和大多数考生一样,并不确切知晓每句诗词的意蕴),他们会在青春被抑止后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买醉而哭泣,为压力难以消解而反叛而逃离,因为放眼开去,生活空剩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双眼与双脚都不再自由,心思被捆缚在几张试卷上。不管多年后,是否因为高考抑或别的经历让自己天真离去,虚伪浮现,被无边寂寞惊醒,任七分酒肚怅然,总该明白所谓的成功不可能抚平伤痕,更何况大多数人并没有在社会法则下成功了,然而在整个制度的碾压下,多少人还保留得下人性最初最难得的清澈与赤诚。我再怎么试图从片子中找出真正无忧的快乐,都难似登天。当然,想从这种背景里挖出由衷喜悦,也是痴人说梦。

现实一种。诚如王锦春一开始说的,“确实,世世代代都很难有好日子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你知道的,家长重视就要求我们老师也重视,老师有些时候也是为家长服务的。虽然我们这个(教育)也是为国家为民族,是不是?但是,人一旦在这个圈子里面的时候,你很难与众不同。”是的,面对这条难得的出路,莫说很难与众不同,根本也没几个人敢与众不同了。视角再拉伸开一些,与邻班较劲分数的老师头顶上,承载着校长乃至县领导的压力,而肩膀上,又担负着家长殷切的巴望。环环相扣,学生固然是走卒,老师也见不得是棋手。且不必追索校方的谆谆诱导是否与政绩沾亲带故,只说身后那些沾染风霜的乡野父母,须知正是他们构成了这慈爱但壮烈的猩红布景。有人诉说苦工的劳累,希望孩子能进政府做工,为政府与共产党做好事,不要再跟他们一样苦。有人觉得与孩子有代沟因此索性不交流,只顾为孩子埋头干活便是。有人表示孩子要是愿意学,能闯出去,房子卖了也是要支持的,什么代价都可以……看着他们在家长会上穿起难得相对光鲜的衣服努力听懂每个字句,在平常聊天中羞赧地答谢老师,在孩子高考前煞费苦心地弄来闻所未闻的补品,看着他们的欢欣、希望与怜爱,感觉“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几个字真是太剜心了。片中的寥寥数笔,最是让人难忘。导演并未着力于家长的压力如何传递到学生身上,也未着力这种体制下教育程度不够的家长们该是如何疏导孩子,他只是让他们如同幕布般亮相,在这些固化的场景中静默地一站,满腹心酸话语便依然井喷。

其实,那也不过是你我大同小异的过往。无论在哪座城乡,在哪个年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在这段奇异的时光里任自己缀在老师或尖刻或疲软的训诲下,浸在长辈或聒噪或隐忍的期望里,沉在自己或阴郁或枯寂的长跑中,一抬头,自己业已成年。而无论高考前奏如何,过程如何,结果如何,前方依旧看不清。从镜头近乎静默的语言里,能够感受到一股子疼惜,无奈,却又只能是如此而已的况味。而那个小女生仿佛还在昨日,用清脆声线哼唱着“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年年岁岁地,一个又一个的王锦春依然伫立在三尺讲台上,对又一批高三的少年斗士们吟诵汪国真那兴许早已变味的名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然而,那些新面孔当中,果然依旧簇拥着一大串落榜复读生。





20150603-20150604

[img=1:C][/img]

高三(2005)

又名:Senior Year

上映日期:2005-11片长:9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周浩 / 编剧:周浩 Hao Zhou

高三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