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7-08-02

高三:那些教语文的男人

我固执地以为语文应该是由男人教的。特别是在看完《高三》以后。
语文,以前应该称作国文吧,是一门多么让人心驰神往的科目啊。一个穿长衫的老头子,或是白衬衣的中年男子,手执一卷人教版的课本,在青黑色的黑板上刷刷地写着,末了补上一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下面的女同学流露出崇拜的神色。然后那个老头子或中年人赧然一笑,不置可否。
这位名叫王锦春的语文教师,代表了无数奋斗在中学教学一线的所有的语文老师,所有的班主任。他会将自己最喜欢的话当作激励与同学共勉,他会用很格式化却又煽情的语言为同学们打气,他会虚张声势地说我要辞职,他会痛心疾首地告诉同学们我们要反思。他说现在我们已经走完了一半的征程,剩下的一半我将跟同学们一起走好它。
《高三》是一部真实的片子,真实得可怕,真实得让你去审视自己曾经走过或即将走过的道路是否如它描述一般,青涩而残酷。它描述的是一副众生浮世绘,或许每个中学生,每个中国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都有几个林佳燕。她们文静,不爱说话,仅有的一点时间被用在写日记,或者在当下写博客上。她们以为一个字一个字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出来,用文字的方式刻在某个别人不知道的地方,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她们得到身心的释放与安慰。这样的女孩子通常会对着厚厚的日记本发呆,然后轻轻地合上,锁好,放进抽屉里。她们用余下的时间大把的花在习题、背诵上。用无尽的学习对抗寂寞,对抗时间。然后会很小女生般地紧张,神经质,最后在拿到成绩单的时候精神愉悦抑或是精神崩溃。不用往别的班别的教室张望,在属于你的那间教室里,林佳燕正在努力地温习。
然后是那两个上网的孩子。让我们努力回忆起他们的穿着样貌,你是否发现他们跟常年坐在我们教室最后面的一群男孩子的神情一般?他们通常没有任何表情,眼睛无神,在别人的诉说面前装作无所谓,只有在聊起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才会神采飞扬。他们追逐着时尚,却始终慢了一截。他们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上大学对自己的重要性。可是在现实面前他们总是一脸无奈,最后破罐子破摔。是的,他们就是差生,无论用何等华丽的词汇也掩饰不了大多数心中直愣愣的“差生”二字。班里没有人缘,很少说话,社交圈子很窄,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内部几个合得来的朋友解决。他们骨子里觉得自己能够抵挡全世界,结果终究发现自己被周围打败。垂头丧气也罢,待重头,收拾旧山河也罢。
其实花了那么多的文字,还是想来说说教语文的男人们。高三为什么让人起波澜,绝对不光是因为它的真实,还有它无法比肩的代入性。我们每个人,我再次声明请那些每天忙着考托学SAT的学生们无视我的说话,每一个要历经高考的中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生活代入。如果你不小心遇上了王锦春这样的语文老师,那么恭喜你,你会对那种即将持续的每日不断的中国男人的说教着迷的。他们腹中藏有诗书,他们肚里饱有文章,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从第一道选择题的字音字形可以牵扯到易中天讲三国时的大白话并对此报以三声嗤笑,与此同时自己用着现代化的语言肆无忌惮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批评着一切看不惯的学术作品学术专家牛人,附带地从今天报纸头条某新闻讲起,讲地方论中央,支持一方反对一方旗帜鲜明剑拔弩张。他们会在适当的时候扯回我们的学习,然后继续着评价试卷或是讲解课文的工作。对同学们交上去的作文更是热衷,一方面想挖掘一些写作的好苗子,一方面又对那些“违规”的作文捶胸顿足的,哎哟我讲那么多白讲了,这种作文拿到高考场上肯定不及格啊。他们比女性更苦口婆心,喜欢用自己作例子,在你表示你开窍或醒事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宽慰。
是的,他们就是一伙吃着祖国文字饭的男人们。他们曾经有的一腔热血都慢慢沉淀成对生活的服从,对现实的直面。
我高中就遇上了这么一位男人。他说话的时候激情四射,他气愤的时候感慨万千,他时常会引用伟人所说的话,他写的字弯弯绕绕,他的批注很多是原创,喜欢用文言句式。他曾经告诫我们这些读理科班的学生要向国防科技大学这样的高精尖院校挺进。他说:“比如说有人说李老师你干脆大学选柬埔寨语。我给他说我李老师大男人一个怎么可能天天和语言文字打交道呢?”他竟然忘了,他是一名语文教师!
末了再对《高三》做一个陈述性总结。经历过的人看了会笑,尚未经历的人看了会哭。当然,对于像我这种即将经历的人,要像鲁迅先生说的,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式淋漓的鲜血。
然后,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高三(2005)

又名:Senior Year

上映日期:2005-11片长:9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周浩 / 编剧:周浩 Hao Zhou

高三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