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知道怎麼評價這部電影,之所以選擇“還行”只能代表一種中立的態度而不能代表真實的意圖,差和好在這裡變得太簡單。

看完電影遏制住看其他影評的衝動,那會影響我對影片的原始理解。

一家四口,丈夫佛朗索瓦木工妻子特蕾莎縫紉,週末一家外出野餐,生活雖不奢華,倒也平淡從容幸福——這可謂真正幸福。若此片像《天水圍的日與夜》一般表達一般人平凡平淡如水又細碎的生活,這樣也符合標題。何謂“幸福”?不是平淡中的從容與相濡以沫嗎?!

但電影需要衝突和矛盾來表現主題。於是丈夫外遇。與一般的外遇不同的是,這個丈夫非常誠實,對第三者艾米麗坦白他既愛妻子也愛後來者,用丈夫的話來說就是“她比你讓我先遇到,於是我就娶了她。如果我先遇到你,我也會娶你。”妻子和第三者很快就放到了同等的感情天平上。而對於妻子也沒有因為外遇而冷落,同樣用丈夫的話來說是“我有10個手臂擁抱你,現在有少嗎?一個也沒有少。而我又長出了新的手臂去擁抱別人。”丈夫一定認為他沒有欺騙任何人,在他誠實的態度下,他就可以做他想做的事,同時認為妻子會因為愛他而接受任何能讓他更快樂的事。

無疑,這個丈夫是自私的,他愛兩個女人,因此也要求兩個女人同時接受這個現實並一如既往的愛他。他從未考慮過妻子的感受,妻子於他僅是生活的某一部分,就像丈夫說的,他們做愛,他總是佔據主動和主導,而他的妻子也甘願如此。這樣的從屬模式,使丈夫並未真正尊重妻子作為平等的家庭成員。

對於這個第三者,“有點嫉妒”卻始終未想奪取妻子的位置,很典型的第三者心態——想要介入卻心懷愧疚。而當妻子自盡以後,她又“有點悲傷有點高興”,這也是第三者很常有的情緒。忽然就讓我聯想起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裡托馬斯、特蕾莎和薩賓娜之間的關係,托馬斯也是同時愛著兩個女人,特蕾莎和托馬斯的角色也有某種從屬關係,托馬斯有種照顧特蕾莎的衝動,很典型的描述就是托馬斯看到漂在河上的搖籃裡的嬰兒時認為她就是特蕾莎的化身。而薩賓娜是和特蕾莎完全不同的女性,獨立、開放,卻也同樣吸引著托馬斯以致欲罷不能。不同的是薩賓娜認識托馬斯在前並不是第三者的角色。

接著妻子從丈夫口中得知此事後,表面上寬容了丈夫,使得丈夫得以繼續心安理得的享受他那雙份的錦上添花的愛。而作為女人,未知因為羞辱還是絕望,投河自盡。這是比較能理解的一種結果,愛不能分享,女人不能忍受跟別人分享丈夫。這個女人把丈夫的愛當作生命繼續的唯一理由,當她得知丈夫的愛並非唯一時,她生存的理由消失了,她的生命也隨之消失。

影片到此,我認為可能是個轉折,以此來表現創作者的真正用意和價值觀念。一般來說,妻子因丈夫的外遇而付出生命,這樣的大變故會使丈夫在行為方式有個大轉變,至少會心生愧疚而反思其對婚姻和愛情的態度。但並非如此,在入葬和討論兩個孩子的撫養問題以後,丈夫除了稍許悲傷外並未表現出更多愧疚和負罪而繼續回到了第三者的身邊,好像妻子的死亡是用來成全他後來的愛情的,貌似妻子的出現倒是多餘的人。甚至後來與第三者組成家庭,四口之家照例外出野餐,畫面同影片開頭如出一轍,一家人氣氛其樂融融,妻子被第三者代替,孩子們的親生母親變為繼母,除此以外,絲毫沒有變化。

另外,影片在其他敘事上也有疑問。比如妻子自盡,在討論孩子的撫養問題時,特蕾莎的母親曾經提出要撫養她女兒的孩子,但是難道母親沒有想要探究一下女兒為何而死?女婿為何如此迅速的續弦的衝動嗎?還有孩子,她們真的能和艾米麗相處的跟她們親生母親一樣嗎?孩子沒有一點失去母親的不適應、恐懼感、不安全感嗎?不管母親還是孩子——跟特蕾莎最親近的人——都沒有表現出憂傷和情緒上的波動,就跟沒發生過一樣?

整個影片的氣氛一直是和諧、輕鬆的,沒有任何人與人的衝突,在歡快的音樂中講述這樣一個悲劇的故事。

影片以四口之家在野外牽手散步開始,以四口之家在野外牽手散步結束,我不禁疑問:這部影片究竟是要表現什麼?還是它暗藏了諷刺只是我沒有看出來?!

p.s.過後看了別人的影評,首先證實了我的感覺,導演通過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幸福的含義,其實也算我沒有真正看懂,看完影評再聯繫影片才算懂了一點。

幸福Le bonheur(1965)

又名:随机行事 / Happiness

上映日期:1965-10-01片长:79分钟

主演:让-克洛德·德鲁奥 Claire Drouot Olivier Drouot Sandrine Drouot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 编剧:Agnès Varda

幸福的影评

巾城
巾城 • 短评